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检出世间法。或谓本书原系五篇,尚有金刚正眼一篇;然卍续藏并未刊录。 p7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总义四相】 p1402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由四种相,当说总义。一者、引了义经故,二者、分别事究竟故,三者、行...指念佛人念到能把烦恼伏住(压下去)的功夫。憨山大师说:要将这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经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三卷,失译,般泥...(杂语)支者分也。支用者,为分钱物等而用之也。见象器笺十二。...【犯戒】 p0521 如五怖罪中说。 二解 俱舍论十八卷十六页云:论曰:诸不善色,名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梵语 mūlāvidyā。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相对于“枝末无明”。即诸烦恼之根本,不觉迷妄之心。于真...(故事)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三密,为显(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称。...谓一阐提亦能成佛。一阐提指乐欲生死而不愿求出离之众生,故楞伽等经中多称阐提毕竟不能成佛。盖阐提成佛之说系出自...(一)位于日本横滨市鹤见区鹤见町。山号诸岳山。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天平年中(729~749),日僧行基于能登(石川县...或分为四种业报。 一、现报 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恶之业,即于今生现受善恶果报也。 二、生报 生报者,谓...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只好在附近的城市里,设了一个小学堂,招集一...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厚的善根,十几岁在读儒家典籍时,桌案上常常写着生死事大四个...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好,总与父母顶撞,且非常顽固的无神论者。由于我总在外面吃饭...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隻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鑽入西南牆角。国王便遣人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求获八法,是为了众生,为了利他;看似自利,实为利他。世尊说...
千松笔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千佛洞 | 下篇:千法明门 |
(名数)释唯识三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
总义四相
功夫成片
涅槃经
支用
犯戒
根本无明
毕陵慢心
四教三密
阐提成佛
总持寺
四种报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