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为道教经书之总集。道教经书之正式汇辑成藏,为唐玄宗敕命辑成之三洞琼纲,后经唐末五代之乱,经籍大多亡逸。宋代真...(譬喻)喻淫欲无乐趣也。首楞严经曰: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严具变异无常之性】 p1447 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严具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诸庄严具,一时未成,一时已...【菩萨随德众名】 p1130 显扬八卷十六页云:建立诸名号者:谓诸菩萨、分位差别随德众名。所谓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世间的典籍。维摩经方便品说: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指时、非时与触用之三水,即:(一)时水,从明相(曙光渐明,天空露白之状)现至午时,得以饮用之水。(二)非时水,过...【由种种】 p0523 世亲释四卷七页云:又于三中唯就意识以为种种。所取境界,不决定故。其余诸识,境界决定。又无分...(人名)三十二祖传曰:行森号茆溪,又号慈翁。博罗人,俗姓黎氏。参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 这个地方要注意了...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坐参禅,毫无疑问,都是发了愿,要打破生命的疑团、明心见性,...
《金刚经》主要是教授我们,让我们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般的道理。见性,见性成佛,跟那个理具成佛不一样。每个众生都...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种种苦、种种无奈而选择出家、潜心修行,希望能够帮助受苦的众...一、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位温柔贤惠,端庄秀美的女性本来是你今生的伴侣,但是由于现在你的邪淫,此生无法眷属圆满,...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他的人,认为他的脾气很大;你认识他了,什么都没有,都是空的...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
如来七胜事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一身胜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二法住胜谓如来既于诸法自得利益。住于真如法位。又复怜愍一切众生。皆欲令其安住于此。与己无异。是名法住胜。(真如法位者。谓一切诸法皆以真如理性而为位也。)三智胜谓如来所俱智慧。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四具足胜谓如来于行命戒见四者。无不具足。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具足胜。(行者。六度梵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命者。
上篇:婆伽婆七义 | 下篇:七种无上 |
【于说法师故思轻毁戒】 p0753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
慈悲
道藏
嚼蜡
本性
能所引生
严具变异无常之性
菩萨随德众名
世典
三水
由种种
行森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金刚经》让你悟理见性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您越在乎什么,邪淫的果报就在那上面体现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