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佛菩萨以慈悲心视众生之眼也。...(天名)地下之神也。慧琳音义四十二曰:呬音惊异反,地下诸天名也。此天人身豕首,四臂有大神力,常居地下,亦地神...云何不染污?几是不染污?为何义故观不染污耶?谓善及无覆无记法,是不染污义。八界八处全,诸蕴及余界处一分是不染...为“无记法”之对称。指善、恶二法。善、恶二法,其相显明,可记别当来之果相,故称有记法。亦即指具有可引异熟果的...(术语)唯识论所说。...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 一、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 二、...观经所说三福之一。观无量寿经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三福中之第一福,即是世福。...(术语)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a,旧译度无极,新译到彼岸。度者,即到彼岸之义,无极,谓其行法无际限也。玄应音义...【被甲精进】 p1037 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被甲精进,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卽是解释契经所说初有势句。...【解了加行】 p1235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名为解了加行?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时,卽...“外凡”之对称。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未发相...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肺肝早露, 终难自欺, 被人觑破, 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
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波罗奈城名声最大的老师,教授着五百个学生。 有一个名叫桑耆...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人生所面对的,有许多问题,许多个为什么。我记得有一套儿童丛...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家庭的烦恼我是越挣扎却越深呢? 慧广法师答: 家庭当中,除了...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
婆伽婆七义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度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故云能破烦恼。二能成就诸善法谓如来于往昔无量劫中。恭敬父母和尚诸师上座。乃至修行六度四无量等一切善法。故云能成就诸善法。(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
上篇:七佛 | 下篇:如来七胜事 |
禅林用语。一般之常识概念为尺长寸短,然依此类日常概念无法把握真理之绝对性,故提出寸长尺短之相反概念,并以超越...
慈眼
啭罗呬
不染污
有记法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缘起得名
世福
度无极
被甲精进
解了加行
内凡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高慢心的过失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推荐】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起死回生的咒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