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有限量且能计算之诸种事相。广义指迷界之诸法而言,狭义则指迷界之众生。谓众生在迷界中,心、身皆有限量而互异,...(615~?)唐代僧。天水(甘肃秦州西南)人,远祖因官迁至新平(陕西邠州),故亦为豳国公刘人,俗姓赵。本名子立...乃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相当于一麦之大,即一丁点儿长度之意。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中):“七虱为穬麦,七麦...(术语)言日日相续而历久也。与常日,不断平生等同。...【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日本佛教用语。日本修验道之行者仰慕开祖役小角之行谊,前往参拜其遗迹,称为峰入;通常以参拜大和大峰山为主。每年...【义】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是所求事故,能引义利故;名之为义。可爱乐故,无有罪故。 二解 如二种义中说...(术语)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为教门,三观为观门,一家以此二门为纲要。...如来之弟子可分为两种,常随佛陀闻法并助其教化者,称为常随众;受时间或空间之限制,无法常随佛陀,仅不定时从他方...(人名)Īkṣvāku,又曰悫摩,伊摩。译为甘蔗。又作日种,善生。...【誉】 p1463 集异门论十八卷八页云:云何名誉?答:诸有隐背不现在前称赞叹美,亦复揄扬;言彼信戒闻舍慧等、悉皆...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一切都是生疏的。不过你要学随缘。随缘了就能不动心。监香的...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题,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 一、我出...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 无功,即悟门深远,操...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20个用来接济贫苦的老人和孩子。在生意好的时候,馒头刚一出锅...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石头这儿来了。大家看到了惟妙惟肖的两块石头,一上一下,栩...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前面讲到,种子是一切法的生因,但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所保存的...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
六尘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饍美味等。是味尘。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妙衣上服等。是名触尘。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
上篇:六识 | 下篇:六种力 |
(物名)Civara,又曰至缚罗。译言衣。寄归传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
有量诸相
慧立
一麦
长日
十行
峰入
义
四教三观
云集众
懿摩弥
誉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吾人反省十二问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