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用语。日本修验道之行者仰慕开祖役小角之行谊,前往参拜其遗迹,称为峰入;通常以参拜大和大峰山为主。每年自四月至九月间,须登山三回,其间必精进洁斋,完成一定之修业,且由先达导引之。又以登山之次数,而给予先达、大先达之称呼。 p40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临济义玄所创四宾主之一。宾,指学人、徒弟;主,指师家。主中主,谓师家接引学人时,立于其本分之立场,展开独...【曼陀罗】 此言弱声,亦云弘弱。扶南国人,神解超悟,幽明毕观。无惮夷险,志存弘化。梁武杨都翻译。...复有苾刍。于此内身。观察思惟诸界差别。谓此身中。唯有种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思惟诸界相时。所起于法...梵语 āgama,巴利语同。音译作阿笈摩。圣者所说之教法。即指佛所说之教与圣贤等所撰述之典籍。又总称经、律、论三...(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多闻及思修所得胜利】 p0624 瑜伽十九卷三页云:谓如有一,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无倒教法...(堂塔)延寿堂之异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指密教于白檀九位曼荼罗中,阿阇梨修供养瑜伽之座位。其席位位于大日如来之西方,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之中间。行者...(术语)施行之大者,于孤独贫穷之人,施与以物。谓之施行。...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之第六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无余永断】 p106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全...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的。如果要具体地指出它的缘由的话,那可以由...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受,这种美丽就是善良;有一种气质,是至尊的,高贵的,它需要...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闲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影响到个人未来的...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当夜晚来临之际,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也就是说,一般的圣道门的修学,当他的心跟法接触时,只有两...
峰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峨眉山志 | 下篇:岛史 |
(名数)即生法二身,名异义同也。大乘义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随化所现,说以为应,真则是其法门之身,应则是其共世...
主中主
曼陀罗
循内外身观,身念住
圣教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多闻及思修所得胜利
省行堂
佛室
大施行
定中独头意识
无余永断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教有哪些佛事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善良的美丽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晒蜡法师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