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来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者,能入涅槃解脱之城,故...【染污意】 为第七末那识的别称。此识为迷染的根本,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又以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所缘,误以为自内...位于陕西鄜州宜君县西南。即玉花寺。又称玉华宫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初名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即人类所有疾病之总称。据修行本起经卷下、佛医经等记载,在构成人类身体之地水火风四要素(四大)中,由于风大之运...亦名:郁多罗僧受法、中衣受法、七衣受法、七条衣受法 子题:七条正衣有二、七条从衣有二十二品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位于陕西蒲城县城北。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塔呈方形,共十三层,高三十八公尺,为多层密檐式之砖造建筑。塔...(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三...(名数)烦恼魔,死魔,阴魔,天子摩之四魔也。行事钞上之三曰: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同资持记曰:四怨即四魔。...【四种离系立四无为】 p0463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由四种离系故,建立余四无为。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差脱...(人名)六度经云:昔察微王谓补跖翁。孰最乐乎?曰王乐也。使之摄统权治。握统万机。劳役其心。王复问乐乎。曰万事...位于余杭(浙江)天目山。南宋末年,高峰妙禅师入山闭关,学人依之结庵,遂成禅宇,初名为师子院。元代延祐六年(1...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
肾水不足的人,火气就容易上炎,心里烦躁,脾气通常都比较大。但是发完火之后会感到非常疲劳,甚至比绕着操场跑完5...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善法当中的其中一小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各位法师慈...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因为我们有缘,所以能够见面。如果一见面就吵架,算不算有缘?...人非完人,孰能无过?那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就是完人如佛祖,也还有多少外道来毁谤呢,何况他人呢?所以...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造恶的人一般都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人...
六种散乱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自性散乱谓五识自性。驰逐外缘。乖于静定。故名自性散乱。(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二外散乱谓正修善时。于五欲境上其心驰散。不能寂静。故名外散乱。(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三内散乱谓修定时。发起沉掉及于诸尘而生味着。退失静定。故名内散乱。(沉掉者。沉即昏沉。掉即掉举。谓动散也。)四相散乱谓欲令他人信己有德。诈见修善之相。由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故名相散乱。五粗重散乱谓修善法时。起我我所
上篇:六着心 | 下篇:六粗相 |
(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禅门耆宿结道交。及游...
空解脱门
染污意
玉华寺
四百四病
受郁多罗僧法
北寺宋塔
婆子烧庵
四怨
四种离系立四无为
补跖翁
正宗寺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欢喜日的由来

肾水不足的人,脾气通常都比较大
随喜是修福德资粮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真修行人要过的名辱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