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禅门耆宿结道交。及游江西,与黄龙翠岩晦堂杨岐等诸师缔清游,深契禅旨。又悟净土法门之胜义。博考诸经,大有所发明。元丰七年着新修往生净土传三卷,补戒珠之遗,凡列传一百九人。又撰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鼓吹禅净一致之旨义。自亦修观念之心,持念佛,手尝不释数珠。与杨杰次公齐名,遥继庐山高士之遗风。临终不觉苦痛,光明满室,端坐而卒。见佛祖统记二十八,庐山莲宗宝鉴四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意即有(梵 bhava)。三有之一,二十五有之一。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一切之有漏法。例如十二缘起中之“有支”,可招致...【生老死名为显三苦】 p048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九页云:复言:世尊!若生老死,名色六处触受为相;于此生身,何缘...又作生得(梵 upapatti-pratilambhika)。为离染得、修得、加行得之对称。指不藉功力加行,生来而得。由闻法等功力...(杂语)禅僧行脚参学遍天下之知识也。...【水灾】 p0382 瑜伽二卷九页云:云何水灾?谓过七火灾已;于第二静虑中,有俱生水界起,坏器世间,如水消盐。此之...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于景龙四年(710)。又作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问受蕴何相?答领纳相是受相,谓由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所得异熟。若清净业受乐异熟,不清净业受苦异熟净不净业受不...【法性之所拘执】 p0764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法性之所拘执?谓观下地为粗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寂静微妙...梵语 mukha 之音译。意译口、面、门。又作母骞。华严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触等不能受熏持种】 p1451 成唯识论三卷四页云:有义、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杂名)寺中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三宝之用者。释氏要览曰: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往生论...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就是无量寿,真实智慧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实相。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教里众多的原理之一,对我们人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个道理...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切...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还要尽量去照顾他,还要给他药。这是对...《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我们修净土的人,想要往生、成就正念,有两个地方特别要注意...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不再杀害或虐待动物,并且改掉好斗争的习气。 3、发大慈悲心,...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比较危险,让我速回。年前父亲就因脑梗第三次发作住进医院了。...
王古
【佛学大辞典】
上篇:王仙 | 下篇:王老师 |
【三种调善】 p0177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次有三种调善。一、除遣故。二、制伏故。三、害随眠故。...
乌波
生老死名为显三苦
受生得
遍参
水灾
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受蕴
法性之所拘执
目佉
触等不能受熏持种
无尽财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