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仪式)以灯明奉施佛像塔庙也。...(一)以般若智慧断除烦恼。 (二)谓智德与断德。照了真理,称为智德,即指菩提;断尽烦恼,称为断德,即指涅槃。往生...【四十四智事】 p0450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卷十三页云:云何四十四智事?谓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灭智,知趣老...(名数)一个之劫也。劫示长时,为梵语,有大中小之三劫。...(术语)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三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三昧。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佛名)毗卢舍那佛也。...(名数)于化地部别万法为三种:一、一念蕴者,刹那生灭之法也。二、一期蕴者,人自生至死间相续之法也,五根等属之...为正因与正行之并称。于净土宗,正因,指往生净土之直接原因;往生净土之直接行为,则称正行。据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散...(术语)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众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三尘...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譬喻)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原文】 经言靴裘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生西方?佛法法门无量, 无论大, 小, 权, 实, 一切法门, 均须精...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大安法师答: 散念佛号也有功德。散念佛号也要回向,散乱心...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如果念佛...
总而言之,大白牛车的启动,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安住、观照、发愿。先安住一念清净心,观照十如是,发起菩提愿。 ...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
受蕴
【阿毗达磨辞典】
问受蕴何相?答领纳相是受相,谓由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所得异熟。若清净业受乐异熟,不清净业受苦异熟净不净业受不苦不乐异熟。所以者何?由净不净业感得异熟阿赖耶识,恒与舍受相应,唯此舍受是实异熟体,苦乐两受从异熟生故,假说名异熟。
上篇:世应供者 | 下篇:势速 |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供灯
智断
四十四智事
一劫
宝积三昧
毗卢觉王
三蕴
正因正行
六尘说法
劝诫
师子乳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