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众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三尘而已,如眼见经卷而悟解者,色尘说法也,耳闻金口之声教而悟解者,声尘说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尘说法也,其中此土之众生,尤以耳根锐利,偏用声尘而说法。无量寿经上说道场树曰:“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智度论三十四曰:“有佛为众生说法令得道者。有佛放无量光明,众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现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众妙香,众生闻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与众生令得道者。有佛、众生但念而得道者。”法华玄义八曰:“他方六根识利,六尘得为经。此土三根识钝,鼻不及驴狗鹿等。云何于香味触等能得通达?”文句记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盗戒缘起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罗阅城,有檀尼迦,在闲静处草屋坐禅,为人持去,乃作全成瓦屋,佛令...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瑜伽处分品举出,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下列四法,即:(一)善修事业,谓行者广行于布施、持戒、忍...为二圆之一。“今圆”之对称。指法华以前所说之圆教。华严、方等,般若等三时所说之圆教即称昔圆。(参阅“二圆”2...【无瞋与不害差别】 p1085 成唯识论六卷五页云:谓卽无瞋、于无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术语)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故云。...(杂语)印影于镜等之形也。大集经十五曰: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1768~1852)韩国李朝僧。全罗北道湖南茂长县人,俗姓李。号白坡。十六岁时,出家于乡里之禅云庵,六年后依当时华...梵语 mātrkā,巴利语 mātikā。又作摩怛理迦、摩窒里迦、摩帝利迦、摩呾履迦、摩得勒伽、摩夷。意译为母、本母、...以兔、马、象三兽之渡河比喻三乘断惑修行之深浅。盖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五年,然因听闻教法之人根机深浅不同,乃以方便...(术语)机谓根机,缘谓因缘。言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者。最胜王经一曰:随其器量,善应机缘,而为说法。...谓于东、西、南、北、上、下等六方世界赞叹阿弥陀佛功德之诸佛。又作六方护念、六方诚证。东方世界为阿閦鞞佛、须弥...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单是渊博的佛学者,身体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语如珠,才华...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堪称成功人士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 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
六尘说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尘 | 下篇:六趣 |
指印度西北境印度河流域,盛于西元前三千年顷,前后约五百年间之文明。由莫汗佐达罗(Mohenjo-daro)与哈拉巴(Har...
大盗戒缘起
菩萨四法
昔圆
无瞋与不害差别
百宝轮掌
印象
宣璇
摩呾理迦
三兽渡河
机缘
六方诸佛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