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唐代僧。籍贯、年寿不详。博闻强记,深谙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自西域归来,成立译场,师亦...【显扬圣教论】 为‘十支论’中的总苞众义支。印度无著造,唐代玄奘译,凡二十卷。本论为显扬《瑜伽师地论》要义的...【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p0048 摄论一卷八页云: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亦名:覆罪戒缘起、覆他粗罪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与比丘亲友数犯向说不语人知。后跋难...真言宗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即:(一)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此为秘藏记等...又称蒲团。以蒲编成扁圆形之座垫。原以蒲编,后多包以绫锦。种类甚多,其厚者称厚圆座;以菅编织者,称菅圆座。[禅...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加贤劫千佛中之十六菩萨。金刚界三十七尊指五佛、四波罗蜜菩萨、十六大菩萨、八供养菩萨及四摄菩...(经名)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依不可说庄严菩萨之请问,说不动如来与灭恶趣王如来之二咒。...凡九卷。日僧义澄撰。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五。记述日本戒律道场唐招提寺之创建、沿革,并辑录传律、明律者之事...【福尽故死】 p1282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亦名:田宅园林受畜开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开别人受)第一不净中,由(田)是妨道,别人不开。一口小房...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痛苦的果报,也出现过很多安乐的果报,这些痛苦的果报...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里静坐,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随着黄昏吹来的风,飘过来一阵一阵...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力一定比别人重,因为分别的我法二执最需要第六意识的分别,...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应该如同儒家所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修行人而成为解脱者...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
种子识六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也。)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二果俱有义果即识与根也。谓识与根同时俱起以成力用也。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随即同缘。耳根照声境时。耳识随即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为果
上篇:六种调伏 | 下篇:六轮对位 |
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之五色神幡。以得延命增寿之益,故有此名。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六、经律异相卷六等载,阿育王曾于重病...
玄应
显扬圣教论
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覆藏比丘罪戒缘起
十地废立
圆座
五十三尊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招提千岁传记
福尽故死
畜田宅园林开制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逆风的香

造善业时要培养坚定的信仰跟愿力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解脱者的风骨

印光大师论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