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籍贯、年寿不详。博闻强记,深谙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自西域归来,成立译场,师亦参与译经之业。贞观末年,奉敕撰成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世称玄应音义。后世研习音义者,莫不以之为范准。此外,其著作尚有摄大乘论疏十卷、辩中边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大般若经音义三卷等。[续高僧传卷八、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慧苑音义序、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 p20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之一。略称所求满足功德。谓生于净土之众生,所愿求之一切,皆令彼等...(名数)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为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也。一相寂灭之相,种...(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贯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观五之二曰: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建立断所从】 p0873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建立断所从者:谓从所缘境,断诸烦恼。于所缘境,断烦恼已;无系缚故...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供养亲近无量品举出,菩萨于听法时,应作五种想念,即:(一)宝想,即当念正法尊贵,希有难得。...(术语)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钵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钵罗尾舍。...在家的男女,初受三归,次受五戒,便成为优婆塞或优婆夷。...【三法得安隐住】 p0206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物名)神佛前所奉之灯火也。六种供具之一。以标佛之智波罗蜜。菩萨藏经曰:百千灯明忏悔罪。无量寿经下曰:为世灯...谓生死无尽,犹如大海般之无有边际,故称死海。无常经(大一七·七四五下):“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自性常住道理不成】 p0602 俱舍论十一卷二页云:数论云何执转变义?谓执有法,自性常存;有余法生,有余法灭...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清晨五点钟,在佛号声中安详辞世,享年88...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禅师看不对,跳到大海里面把她救...
有朋友问,修行只要念经就可以了,另外多参加法会多去圣地朝圣拜佛念经,多念,就可以脱离苦海,是否? 但实际是,...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对鬼的认识不清而心生恐惧,著调整害怕的心...
江西电视台一套有一档栏目叫《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以全国各地具有传奇色彩的新闻事实做素材进行深加工的专题节目,...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是人间佛教的一种典型 释迦佛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佛教的经典是非常浩瀚的,分三藏十二部,从内容来讲不出戒、定...
玄应
【佛光大辞典】
上篇:玄学 | 下篇:玄应音义 |
(物名)梵语颇梨,塞颇胝迦Sphaṭika,译言水精。名义集三曰:颇梨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也,或云水精。...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一智
矢石
建立断所从
菩萨听法五种想
钵罗吠奢
三归五戒
三法得安隐住
灯明
死海
自性常住道理不成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把心念进去了吗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推荐】布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儿得救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