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法二执】 人我执与法我执。即计著人之实有为人我执,计著法之实有为法我执,此与我法二执同一意义,全称人我执...“顺缘”之对称。又称逆增上缘。(一)指恶师恶友等遮难、诱惑,以及诽谤正法等逆事,有时能成为进入佛道之因缘。 (二...何等寂静无记?谓色无色界诸烦恼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名数)妙法莲华经卷第一乃至妙法莲华经卷第八。法华经八卷之外题文字。通计六十四字也。...对因分而言,因分是尚在修因之位,果分是已达到果德不可思议的境界。...一般指创教者、主持宗教教团者。佛教系由释迦牟尼佛所创说,故释迦牟尼佛为佛教教主,普通敬称为“大恩教主”。又指...由修禅定所得之五种功德。又作五轮禅。此五法门乃借譬立名,以离下地之乱心,次第转至无学之极果,故通称为轮。即:...众同分者,谓如是如是有情于种种类自体相似假立众同分,于种种类者,于人天等种类差别,于自体相似者,于一种类性。...(杂语)Saṁjuā,数名。俱舍论曰:十大跋蓝为珊若。...在十法界中,前九界是因,后一界是果。...(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信佛学佛的道路,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在现世还得冲破种种障碍...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 一、对恶友不起嗔心,二、安住于大慈悲,三、欢喜修学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 佛道太难成了,太遥远了!你在这里要修到什么时候呢?...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盆前夕梦见一个婴儿坐在莲花之上,手捧而得之,醒来时便生下了...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
六轮对位
【三藏法数】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犹有查滓。惑既分断。德亦分显。故能从体起用。随类现形。化诸众生。如器成济世。故以铜实轮对十住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
上篇:种子识六义 | 下篇:六种住 |
(杂语)固执不动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
人法二执
逆缘
寂静无记
外题六十四字
果分
教主
五轮三昧
众同分
珊若
九因一果
三举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推荐】《大宝积经》中佛陀开示修行的四十法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妙高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