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谓已证果之佛,为济度众生,更显现修因感果之相,以为方便法门。[法华文句卷九] p3323...【相见道】 p0836 成唯识论九卷九页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谓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往生礼赞偈载(大四七·四四○下):“日没无常偈...(菩萨)新作商莫迦Śamaka,菩萨名。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愍其意,生于长者...(杂语)经之外题之头,书[8AD4]形,是似以字,故曰以字。有诸说。...所证之果的地位。三乘的果地各有不同,声闻乘就有四果的分别。...西藏语 rdo-rje-miv。意为金刚果德之名号,即指已成就身秘密金刚体之佛菩萨果德之名号。又作金刚名号、金刚号、密号...【生死大海】 p0476 瑜伽七十卷十三页云:复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处所无边,相似故。二、甚深,相...【无异熟法】 p1061 瑜伽六十六卷六页云:若诸无漏,无记有漏,若善不善有漏已断,若异熟果先已成熟;如是皆名无异...(杂名)译曰废风病。玄应音义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废风病,发不起者也。...梵语 vyasta-laksana-smrtyupasthāna。声闻乘见道以前所修七加行之第二。又作别相念处。分别修身、受、心、法四念...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东林寺,并对东林寺方丈大安大和尚进行了专访。大和尚就当前...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清朝乾隆出游江南时,曾与镇江金山寺的老和尚到江边散步。望着...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是念经的时间相对少了,这样做对吗? 这种说法啊,身布施和我...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觉得受辱,...
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他伸手把它捞上来,被蝎子竖起的毒...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 补充维生素B12的素食饮食为儿童的各个阶段...
六种住
【三藏法数】
[出菩萨地持经] 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二解行住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
上篇:六轮对位 | 下篇:六种决定 |
(术语)依于法相大乘之意。阿赖耶识,一名阿陀那识,此译执持识。了义灯四本曰: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梵Ādā...
果后方便
相见道
忙忙六道
睒摩
外题以字
果地
金刚名
生死大海
无异熟法
珊若婆
别相念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贪欲如举债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把仇恨写在沙上

保护好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