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索诃主】 p0949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Vidhushekhara Bhattacharya, 1878~1959)印度佛教学者。生于孟加拉邦玛尔达赫县。初习梵文、因明、吠檀多哲学等...(物名)明镜也。坐禅时之道具。行事钞钵器篇曰:大论供给坐禅法、禅杖、禅鞠、禅镇、骨人、禅经、好佛、好照、衣服...(书名)本行集经十一曰:优伽,隋言严炽。梵Ulkā。...【四谛十六行观】 p0457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页云:问:如声闻地已说于四谛中有十六行观;何故于苦谛为四行观?答:为...(一)梵语 astiva-ni?rita,巴利语 atthit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事边际修】 p0801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事边际修?谓于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下劣、胜妙、...(术语)谓受戒者一旦违反戒法也。破戒者所受之戒体,尚存于身中也。行事钞之三曰: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一)印度:佛世以来,比丘教团须遵守离歌舞观听戒,禁止听、看音乐、歌、演剧等。亦即教团禁止一切娱乐,仅准许配有...(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佛吗?是否可以将念佛声音作为一根线来贯穿呢?应该怎样看待...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家的大学里也陆续开始在兜售素食便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营养...《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 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 然由此书所载事...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如果你是修圣道门的,从圣道门的角度,我们受持五戒,我们可以保证来生,不堕恶道,...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体都会进入排毒模式,寒湿化火而出,发生季节性感冒,每天早起...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闻佛法就是修行。那也没错,但这些仍只是修行的外在形...
五种比量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憧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輭(软同。)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胜行辩才。比知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诸如是等。名相比量。二体比量谓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去
上篇:五力不可到 | 下篇:五种色法 |
【达磨波罗】 西域记云:唐言护法。神负远遁,因即出家,清辩论师。外示僧佉之服,内弘龙猛之学。闻护法菩萨,...
索诃主
帕塔恰里亚
好照
优伽
四谛十六行观
有见
事边际修
破戒
娱乐
因缘
五念处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