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如来之大智与大悲也。加以大定为三德。...1、禅定的法门,如三学中之定学与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是。 2、禅宗的通称。...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譬喻)譬佛于牛曰牛王。...(术语)断苦际之法,由小乘教而得涅槃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大势佛及与断苦法。...亦名:剃发仪式、沙弥剃发仪式 子题:出家呗、自庆偈、解脱服、无相福田衣、形同出家体是婆塞、形同出家体犹是俗 行...(人名)梵志名。智度论一曰:摩犍提难佛之偈曰: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舍内外灭,云何当得道?佛答曰:非见闻...比喻五欲之害身。众生因烦恼颠倒,贪着世间五欲之乐,如痈、疮、刺、箭等之害身。[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摩诃止观卷七...(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叡哲】 p1390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叡哲者:谓与俱生慧相应故。...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智周撰。略称唯识演秘、演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乃注解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之书。系...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候更好。这个心,都是偷心。尤其是在生活中,小钱靠努力,大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对批评、恶骂、挫折或逆境,便气沮意丧,只喜欢他人...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所以叫做皈依三宝。佛是觉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妙峰大师从河东出发一起到五台山去,直至年底十二月十五日才...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真诚就行;金钱无需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 需长命百岁,健...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练,比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这种反应其...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代的各种诱惑出过轨或者犯过这方面的错误。另一方呢,如果说包...
五悭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住处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于此之处。唯独我住。不容余人。是名住处悭。二家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我出入此家。不容余人。设有余人。我当于中为胜。是名家悭。三施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是名施悭。(过我者。谓所施过多于我也。)四称赞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称赞我。勿赞余人。设赞余人。勿令胜我。是名称赞悭。五法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我能知诸经深义。秘惜隐藏不为人说。是名法悭。
上篇:五盖 | 下篇:五心裁 |
(147~?)梵 Lokasema。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
智悲
禅门
法界宫
牛
断苦法
出家剃发仪式
摩犍提
痈疮刺箭
阿鞞跋致
叡哲
成唯识论演秘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