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名)邓州香严寺智闲,嗣沩山之法者。...【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修诸念住各有三种】 p0906 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修差别有三种者:修诸念住、各有三种。谓于内外俱身等随观。...(物名)又作火鑢。护摩坛也。大疏八曰:凡火鑢,应当中胎。...(术语)原为外法,一为忍苦。一为自己断食,施与于他。以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为自饿外道。以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罗汉比丘,以宿业故,养视官马。七日后,现神通化王,使归于佛。...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显现道意无量功...(术语)名位。阿鞞跋致之略。玄应音义三曰:阿鞞,此译云不退住,十住经云第七住。...【住对面念】 p0661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八页云:问:住对面念,是何义耶?答:面、谓定境。对、谓现瞩。此念...佛世时,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举出舍婆提城(梵 ?rāvastī)、娑枳多城(梵 Sāketa)、噡婆...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扬佛法,如果由于无知,不小心谤了法,而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
非常的庆幸我们各位都非常的有福报,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现在的社会非常的忙碌,简称三很很忙、很累、很无奈。我们...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 二、唱和礼: 礼拜时高声喧杂,词句混...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许多有教养观念的父母都会训练儿童工作,这种精神很值得提倡...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而...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和子,参禅的,他要去朝礼五台山。经过...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有些人来禅堂里,叫我们道念佛是谁。他就用心了,念佛是谁恐...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
五盖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惑。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三界。不能出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贪欲盖贪欲者。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不得出离。故名盖也。二嗔恚盖嗔恚者。即忿怒之心也。谓诸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不得出离。故
上篇:又五欲 | 下篇:五悭 |
放逸者,依止懈怠及贪瞋癡不修善法,于有漏法心不防护为体,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智闲
瞋恚盖
法界宫
修诸念住各有三种
火炉
断食
摩达国王经
道意
阿鞞
住对面念
六大城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打坐是最高级的奢侈品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