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弟子德圆满】 p0707 瑜伽九十二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二相、应知弟子、其德圆满?谓于如来无量法教,能了知已;...(术语)智中之智也,特称佛之一切智。...1、指坐禅时缕缕不绝的妄念。 2、坐禅不得其法,坐出毛病来。...四身者,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也。 一、自性身 十法界万有诸法自然体性之身,云自性身,即理法身也...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流转方便】 p0914 瑜伽八十八卷十七页云:流转方便者:谓萨迦耶见为所依故;于诸行中、发生我慢、及诸爱味、...(公案)牡丹芍药等百花烂熳之花坛。以喻清净法身者。...亦名:诸众安居篇、安居篇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诸众安居法篇第六。……就文分二,初明住法,后出界法。初为五:...(职位)僧中之判决犯罪者。僧史略中曰:周隋之际有法导,专精律范。北齐主既敬法门,五众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 p2378...化主之一。于禅林,多担任劝化读诵阿弥陀经之职。现今丛林已不存此职。禅苑清规卷四(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华...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细指点,以免初学弟子犯错。 大安法师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大安法师答: 你可千万不要抱这个侥幸的心理。在家...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人有舒服、愉快、芬芳的感觉,所以很多人说:回家的感觉真好。...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的就觉得说,这是假的,他这是演的。或者一听,说,连这样的大...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什么要拜忏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
又五欲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着不舍。是为财欲。二色欲色即世间表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也。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至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是为色欲。(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肴饍众味也。谓人必假饮食资身活命。故至贪求乐着无厌。是为饮食欲。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也。谓人因声名能显亲荣己。故至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是为名欲。五睡眠欲睡眠。即情识昏昧而睡眠也。谓人之睡眠。亦有时节。若
上篇:五欲 | 下篇:五盖 |
【四种言说】 p0427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四种言说?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
弟子德圆满
智智
禅病
四身(二)
九识义
流转方便
火药栏
羯磨疏诸众安居法篇第六
断事沙门
如说
弥陀头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祖师也有业障啊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