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劬劳所作变异】 p0707 瑜伽三十四卷五页云:云何寻思内事劬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身疲劳性...(术语)不思议业相之对。依法力熏习而如实修行,破生灭相,现不生灭,破无明不觉,显现法身之相也。即本觉之随染者...禅寺所奉行的规则。因这些规则是由唐百丈山怀海禅师所制定,所以又叫做百丈清规。...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通言则曰法界定印。...密教以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阿摩罗等九识配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观音、弥勒、文殊、普贤、...【流溢】 p0914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卽此爱、难制伏故;说名流溢。...(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罗伽。肉色左手持独股戟,右攫服。坐于筵。...亦名:诸界结解篇、结解诸界篇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诸界结解篇第二。(一、明位次)此篇明界,界别众多。随位以...(术语)彼此有争,则断事之人,断其是非,使两者和。...梵语 tathā。又作如如、真如、如实。即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盖一切法虽有其各各不同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又称阿弥陀护摩。为追荐及回向而行供养阿弥陀佛之修法。 p6418...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接触面也更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所属团体的利益...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这是居士的一个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作...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
五欲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牵人入诸魔境故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种种妙色。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色欲。二声欲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声欲。三香欲谓男女身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香欲。四味欲谓种种饮食肴饍等美味。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味欲。五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
上篇:五钝使 | 下篇:又五欲 |
【四种语失】 p0427 瑜伽十四卷十三页云:又略有四种语失:一、不实,二、乖离,三、毁德,四、无义。与此相违,当...
劬劳所作变异
智净相
禅规
法界定
九识尊
流溢
火曜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第二
断和
如
弥陀供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龙树菩萨的故事

良医救子喻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