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发智论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膖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琐。此等名为住对面念。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悔所造之罪恶也。成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止观七下曰:悔名改往修来。大乘义章二曰:追返名悔。...禅林中,居于送葬行列之终,以镇压骚扰者,称为押丧。一般由都寺(维那)任之。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大四八·一...凡四卷。清代朱文藻撰,真源订。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崇福寺乃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明义智厚禅师于浙...指南印度之铁塔,收藏金刚顶经等。据金刚顶经义诀载,佛陀入灭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后有大德(龙猛菩萨)诵持...【顺出离】 p1106 瑜伽十一卷十一页云:顺出离言,有何等义?由住此者、能出离故;名顺出离。不说由此出离于彼。为...(术语)巴Mānatta,又作摩那垛,译曰悦意。比丘犯僧残罪,行忏悔,得依忏悔洗除罪,自喜使众僧悦也。又为僧中治罚...禅林用语。一般指享用;禅林中,指灵活运用机法。如达于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随己意而任运自如,称为受用如意。又学者...(术语)佛果之上一切诸法圆满显现也。...【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p1150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圣者、...(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恐名誉之欲堕,隐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谓爱欲之惑。惑,谓昧于真理。此惑不断,则不能见真理。金光明经文句卷三(大三九·六○上):“八人见地,犹有爱惑...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坏了,然后才发臭的。 佛教中也说:狮子是被自己身上的虫咬烂...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退的人,可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并可影向其它脏...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日明相出举行上梦下参长老化身窑的开窑仪式,恭请长老灵骨回真...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师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现在贤劫千佛,过去庄...
【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在内,也就是具缚凡夫,被贪瞋痴慢疑、身边戒禁邪缠缚住,让你...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生重怖畏;三者 深起惭愧;四者 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
住对面念
【法相辞典】
【住对面念】 p0661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八页云:问:住对面念,是何义耶?答:面、谓定境。对、谓现瞩。此念令心现嘱定境,无倒明了;名对面念。复次面,谓烦恼。对、谓对治。此念对治能为生死上首烦恼;名对面念。复次面,谓自面。对、谓对瞩。此念令心对瞩自面,而观余境;名对面念。问:何故系念在自面耶?答:无始时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多分依面。故观自面,伏诸烦恼。复次有情贪心,多依面上眉眼唇齿耳鼻等生;非余身支。故观自面,伏除贪欲。复次面有七孔,不净常流,生厌离心,过余身分;故观自面,而修厌舍。复次自面见希,不多起爱;故彼系念,在面非余。若不照时;自不见故。复次修观行者,多乐观察十二处相。面上恒有九处差别,是故观之。有亦说为住背面念。对背二义,俱理无违。所以者何?由此念力,弃背杂染;对向清净故。弃背生死;对向涅槃故。弃背流转;对向还灭故。弃背五欲;对向定境故。弃背萨迦耶见;对向空解脱门故。弃背我执;对向无我故。弃背邪法;对向正法故。由是对背俱理无违。安住此念者,名住对面念。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膨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彼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锁;此等名为住对面念。问:何缘系念在眉间耶?答:修观行者,先依此处,生圣贤乐;后渐遍身。是故彼于眉间系念。如受欲者,男女根处,先生欲乐,后渐遍身。此亦如是。亦有本说:系念明暗。明者,谓眼。即说系念在鼻按中。复有本说系念发际。或有本说系念鼻端。有本说住无贪俱念。此即说住奢摩地俱念。或有说住与明俱念。此即说住毗钵舍那俱念。修观行者,如是系念在眉间等,观察死尸青瘀等相。即不净观,此中名为住对面念。问:何故此中但说不净观名对面念;非持息念,界差别观耶?答:此中亦应说持息念,界差别观,名对面念;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应知此中且说初观。谓不净观,是众观初。应知说初,即显中后。复次应知此中就多分说。谓修观者,多分依止不净观门,趣入圣道;非持息念界差别观。是故遍说。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一切如理作意所引念,皆名对面念;非唯不净观。然尊者迦多衍尼子,随顺契经,且说不净观名对面念。谓契经说:有诸苾刍,居阿练若,或在树下,或在静室,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为断贪欲,离贪欲故;心多安住。如为断贪欲,如是为断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应知亦尔。于五盖中,贪欲最重;又最在初;是故偏说彼近对治。谓不净观。贪欲若断,余随断故;不别说彼近对治法,名对面念。
上篇:住阿练若 | 下篇:住自心智 |
(地名)河名。异称跋提。译曰贤河。见慧琳音义二十六,Erāvati。...
悔
押丧
崇福寺志
铁塔
顺出离
摩那埵
受用
果界圆现
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覆
爱惑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