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巴Mānatta,又作摩那垛,译曰悦意。比丘犯僧残罪,行忏悔,得依忏悔洗除罪,自喜使众僧悦也。又为僧中治罚之名。行事钞中一曰:“摩那埵者翻为悦众意,随顺众教咸生欢喜。”慧琳音义六十三曰:“古云摩那垛,僧中责罚之名也,此云治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指如实知见无明、行等十二支缘生法之智。[杂阿含经卷十四] (二)依佛所教之理法,而设法门解说之智。[解深密...韩国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忠清南道锦山郡南二面石洞里之进乐山。新罗僧祖丘与元觉、元顺二人来唐于终南山宝志处...在一日之中写完一部经。...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心心所所...三种般若之一,五种般若之一。指般若波罗蜜经等。文字虽非般若,但能诠般若,又能生般若,故称之为般若。[大乘义章...(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天耳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闻种种音声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种种声者,谓人天等声。...(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术语)生智之母也。犹言觉母。新译仁王经中曰: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又】论藏之异名也。摩得勒...(杂名)佛教之经典也。从梵土传来者,故云梵典。...(杂名)三迦叶者兄弟也,皆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郁为,译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优婆塞戒经...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但是要分手了,却恨不得杀死对方。为什么会由爱生恨呢?...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但如果遭到家人或亲属反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随缘还是应该...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顿,终究迷失悔恨。 你们在小的时候,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要...
我们无缘无故地伤害众生,杀众生,你不知道。 举个例子说,我们早晨出来走路,你知道你脚下踩死那个小虫子,你肉眼...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黄帝内经》上面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时,其亲人若能为其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药师经...
摩那埵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利支天经 | 下篇:摩那斯 |
(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也,真如体内具无量之性功德,谓之如实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论...
法住智
宝石寺
一日经
色法
文字般若
三身
天耳通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智母
梵典
三迦叶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误伤踩死虫子怎么办?早晨起来先念这个偈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