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三十三观音之一。我国寺院所供奉之观音塑画像,作观水中月影状。或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有各种形像...(一)谓除去一分之无明,即证得一分之真如。 (二)指初地以上乃至九地菩萨之觉智。与“究竟觉”相对。为大乘起信论所...依天台所立之教判,佛说般若经阐扬诸法皆空之理,目的是要遣荡淘汰声闻之法执,以及要会归一切佛法都成为大乘。...【无住处涅槃】 p1075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四、无住处涅槃。谓卽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动物)Śuka,译曰鹦鹉。...【九种相施】 p0091 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谓九种相施,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行施。...(人名)高僧支学龙,学达内外,称为八达。释氏要览中曰:高僧支学龙博通内外,阮瞻等名士并为知己,呼为八达。...【烦恼门】 p1189 瑜伽八卷四页云:烦恼门者、略由二门,烦恼所恼。谓由缠门、及随眠门。缠门、有五种。一、由不寂...(堂塔)安置本寺开山像之堂也。又云祖堂或影堂。...(术语)对于离作法而言。示同喻之体,结合宗与因,以确立宗义之作法也。例如声无常(宗),因缘生故(因),视诸因...(术语)感福德果之业因也。即该称布施等之善根功德。福力太子因缘经一曰:若诸有情修福因,所获福果又极胜。...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分念弥陀 文章俊辩应高科 朱紫荣身志气多 高官谁免无常至 不...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恩。 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人会满不在乎,...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 就是不见病情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 这天,康熙...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真跟妄的...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能...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重要日子持八关斋戒,进一步自己条件提...
五心裁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此疑念。不信正法。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韦陀。华言智论。即外道邪智之论也。)三疑僧疑僧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之弟子为胜耶。富兰那弟子为胜耶。由此疑念。不信三宝。恶口
上篇:五悭 | 下篇:五妄想 |
因明用语。有,全有之意。因明论式中,全部宗同品或因同品均具有能立法所说之义者,称为同品有。例如声论师对佛教徒...
水月观音
随分觉
般若淘汰
无住处涅槃
叔迦
九种相施
八达
烦恼门
开山堂
合作法
福因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康熙看病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地藏经》临终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