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谓不待分析坏灭一切有为法之事体而直接体达其当体本即是空。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并无实性。观如此当体即空者,...(杂语)密教金刚界大日之种子为 〈鍐〉字。鍐者智也,于五大中当于水大,因之味鍐字乳水之人曰乳海子。乳即水大也...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为由浅入深之观法。又称渐次观。此法犹如登梯之由低至高,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禅定...(名数)八正道也。是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名。...(术语)佛氏多择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创基业者。谓之开山祖师。后则首创一宗一派者亦以是称之。...(植物)梵语曰尸利洒。译言合昏树。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见最胜王经七。优昙钵罗。译言合昏树。见演密钞五。...【勤策律仪】 p1223 俱舍论十四卷三页云:若受离十所应远离;安立第三勤策律仪。何等名为十所应离?谓于前八涂饰香...(杂名)寺院之德号。生福德之地域也。...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有宗,乃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小乘佛教中,俱舍宗属于有...凡三卷(一说十卷)。元代蒙润撰。略称四教仪集注。本书依据山家派正义,详释天台四教仪,释义精密,繁简得当,为初...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p1317...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命运,这人世间总是有许多人事业成功、生意兴隆、身体健康、遇难呈祥、无病无痛、夫妻和睦、家旺财...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 我们佛弟子所达到的目的,大家的目的都是想了生死。生死怎么了...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哪...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这桩事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娑婆世界修道很难成...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观经》具备三心,摄取不舍,善导大师金刚深信,请问皆是平时往...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可行善事比比皆是,就看你怎么做。 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节约能...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不管世界如何地沧海桑田,不管风雷雪雨如何地翻覆着自然,只...
五妄想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坚固安想坚固妄想者。即色阴也。谓诸众生。体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传。诸想交固。以成色身。经云。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二虚明妄想虚明妄想者。即受阴也。谓诸众生。欲想登高。足先酸涩。违顺二相。损益现驰。是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经云。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三融通妄想融通妄想者。即想阴也。谓众生念虑是虚情。色身是实质。虽虚实不伦而能相使者。由想融之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其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由想通
上篇:五心裁 | 下篇:土有五种 |
垢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毁犯如是尸罗学处,由此有智同梵行者,或于聚落或閑静处见已,作如是言,...
当体即空
乳海子
渐次止观
八游行
开山祖师
合昏树
勤策律仪
福地
空有二宗
天台四教仪集注
分别智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好运气来自于结善缘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