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利行摄事】 p0703 集异门论九卷二页云:云何利行摄事?答:此中利行者:谓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难,困苦...(术语)法华迹门十妙之一。证实相之境之智微妙不可思议也。方便品曰: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三密者,身语意三密也。 一、身密 如手结印契是也。 二、语密 如密诵真言是也。 三、意密 如住瑜伽...为方便记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尊数所作之颂。其颂文为: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菩萨摩诃萨】 p1128 佛地经论二卷十六页云:论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术语)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火烧煮使熟后方食,谓之火净食。见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六,三藏法数二十四...亦名:正陈本意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八正陈本意。谓作乞辞等。于中有四:一、顺情为己,多须前乞,如受戒、舍忏...(术语)于胜者归投依伏也。大乘义章十曰: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一)为梵语 tāla 之音译。指多罗树。又作岸树、高竦树。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马德拉斯等海岸之砂地,树高约二...法相宗所立四种无明中不共无明之一。谓不与贪等俱起,乃与第六意识相应,独行而起之无明。复分为二种:(一)主独行不...(寺名)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诃衍译曰大乘,僧伽蓝译曰众园。即大乘寺也。法显传曰:于阿育塔摩诃衍僧伽蓝...(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或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但受了之后...我大学毕业时,同学小刘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他不找工作,一个人租了个小屋子,默默地从事网络翻译的工作。在...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在原始人类,虽然没有现代科技所造...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客也。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僧曰:以我言之,劫数...富楼那尊者: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又作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分耨文陀尼子。或略作富娄那、弥...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悔,发愿精进用功,再也不合上眼睛,因...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做父母的都会尽其所能地给予最好的。同时,父母...
菩萨听法五种想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作宝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尊贵。希有难得。是名作宝想。二作眼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如眼。开我昏暗。令生智慧。是名作眼想。三作明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如日光明。一切等照。是名作明想。四作大果胜功德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令我能得涅槃及大菩提胜功德果。是名作大果胜功德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五作无罪大适悦想谓菩萨听法。当念于现法中虽未证得涅槃及大菩提。即当偏差法如宝修正行止观。离诸罪垢。得大悦乐。是名作
上篇:说法五福德 | 下篇: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
【化身非毕竟住】 p0386 摄论三卷二十三页云:由六因故;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
利行摄事
智妙
三密
九会尊数略颂
菩萨摩诃萨
火净
羯磨十缘第八正陈本意
归依
多罗
独行不共无明
摩诃衍僧伽蓝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走人少的路,离成功更近
圣严法师《安心就能安世界》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富楼那尊者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