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指尼连禅河与跋提河。(一)尼连禅,梵名 Nairajanā,巴利名 Nerajarā。又称尼连禅江、尼连江水、尼连河,为恒...(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三极少量】 p0186 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今应先辩三极少量。颂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论曰:分析诸色,至一...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说,智俨撰。又称华严经十玄门、华严十玄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就如来海印三...(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上品道】 p0231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上品道者:谓能对治下品烦恼。...亦名:邪淫开遮 子题:三境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先受戒时,于一切女三境下邪;后取此女,犯戒以不?’答:...(地名)河名。译曰大时不受。见翻梵语。即优娄频螺村之尼连禅河。世尊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也。...(杂名)又曰东净。谓禅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为东司。实讹言也。杂...大乘的受戒有二种方法,通受三聚净戒为通受,别受别解脱戒为别受。通受在佛前自誓便可,别受则须三师七证,行羯磨之...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师父相识久了,听她讲过很多修行的故事,其中有几件事让我久久...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穷可以卖得掉,按照道理说,凡是贫穷的人,哪一个不愿意把贫穷...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成如实之道来度化众生。诸法毕竟空叫做如,万法不可得,...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并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这里,即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
五种声闻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证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二退道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是名退道声闻。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四增上慢声闻厌居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以少为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名增上慢声闻。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不住化城。终归实所。是名大乘声闻。(化城者。无而倏有名化。防非
上篇:初度五人 | 下篇:五性 |
(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
两河
迷事
三极少量
华严一乘十玄门
道眼
山家
上品道
受戒时非妻后娶此女不犯邪淫
郁鞞罗尼连禅
东司
通受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阿弥陀佛略传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把贫穷卖掉

修慈悲观对治瞋恨心
什么叫如来

参禅的入门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