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名 Nandi。意译喜。(一)为佛陀弟子之一。佛曾为说难提释经,指示常信以舍不信,修清净行以舍不清净行,常乐于布施...摄释门者,谓若于是处宣说诸经缘起,所以句义次第意趣释难。...又作九色鹿菩萨。其角白如雪,其毛共九色,故又称九色鹿。乃释尊往昔修菩萨行之本生故事。释尊昔为九色鹿王时,有一...(人名)Meghaśri,译曰德云。比丘名。五十三知识之一。探玄记十八曰:梵云迷伽室利。迷伽,此名云。室利,此云德...(术语)佛道之气分也。止观十曰:阇证凡龟,盲狗稆吠,自行化他,念无道气。...亦名:佛律与俗律 子题:道刑、俗刑、佛律、俗律、古刑、墨刑、劓刑、宫刑、割刑、刖刑、肉刑、今刑、笞刑、杖刑、...为三乘所修所观之法门“十善巧”之一。即观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等四谛,及世间、出世间之因果。[辩中边论卷中]...(地名)Uruvilvā,河名。译曰过时。见翻梵语。同于优娄频螺。本为苦行林之村名。以流其村故,又为河名也。...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器世间量】 p1384 俱舍论十一卷一页云: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颂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下心来,舍去世间的深恩重爱。所...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么要制戒?由于我们有烦恼,因此我们本具佛的功德,但显发不出...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 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宝行王正论)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为...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子开示:你们都忧虑自己的身还纠缠在世网里面。就是在家居士...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
初度五人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谓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乃命陈如等五人。寻访随侍。及佛成道。因念五人。当先度脱。故在鹿苑先调其根性。为说苦集灭道四谛之法而得解脱。是为初度五人也。一阿若憍陈如梵语阿若。华言已知。此其名也。梵语憍陈如。华言火器。此其姓也。以其是婆罗门种。由先世事火。故云火器。乃佛之舅氏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事火者。法华文句云。火有二义。照也。烧也。照则暗不生。烧则物不生。所以事之。因为姓也。)二頞鞞梵语頞鞞。华言马胜。亦云马师。乃
上篇:五事生人中 | 下篇:五种声闻 |
(书名)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
难提
摄释门
鹿菩萨
迷伽室利
道气
道刑与俗刑
谛善巧
郁鞞罗
瑜伽师地论略纂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器世间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持戒对治烦恼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不悭财物长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