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 p0045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于善说法毗柰耶中,略有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又作小戒、声闻戒。指小乘律所制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亦即四分、十诵等戒律,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杂语)谓入于迷惑之路也。梁简文帝文曰:是以背流知反,迷岸识归。...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亦名:手口二受生十七罪、二受生十七罪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总示)生罪者,本无二受,不生其罪;由加两受...(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梵语 bālaprthagjana。意译愚异生。又作婆罗必哩他仡那、婆罗必利他伽阇那。bāla,意译愚;prthagjana,意译异生...(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十种真如】 p0110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十种。谓于十地,除十无明,所显真如。卽十法界。如摄大乘广辩名相。...【无断业】 p1056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断业者:谓世出世诸无漏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无断业者:所谓一切有学...即指寻常所遵行之规则、道理;亦即不变之理。佛典中,多指诸佛及历代祖师以来所行之道。又作常涂。从容录第二十四则...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面筋、豆制品、竹笋、菇类、耳类、藻类、蔬菜、野菜、干果、鲜...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微细的妄念完...问: 什么叫做皈依? 慧律法师答: 皈依分两个角度:一是事相皈依;二是理体皈依。 首先讲事相皈依:皈依释迦牟尼佛...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吸收足够营养,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吃:瓜菜(例如红萝卜、青瓜、菠菜) 五榖(例如糙米、小米、小麦) 水果(例如苹...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竖出诸恶趣,一定要断见惑、思惑...
五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中定性声闻也。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证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
上篇:五种声闻 | 下篇:五种阿那含 |
(术语)唯识观也。楞严经五曰:我修习唯识心定,入三摩地。...
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
小乘戒
迷岸
十六心
四药二受生十七罪
道术
婆罗必栗托仡那
山海如来
十种真如
无断业
常途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素菜的6个优点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什么是皈依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让你了解素食的营养成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