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日悬西山而反照东方,称为反照。以此譬喻鉴往古之事,又喻穷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经菩萨教化品(大八·八二七下):“...【非错乱境界现量】 p0718 瑜伽十五卷九页云: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或七种。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境界...(术语)分篇章而论法门云章。如大乘义章,法苑义林章等。通释经论之文句云疏。【又】称述记,义记等。寄归传四曰:...(本生)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杂语)究竟之言说。金鞞论曰:双林最后,极唱究竟之谈。秘藏宝钥下曰:真如受薰之极唱。...【婆诃】 此云篅(音垂),盛谷圆[竹/(坉-土)]也,篅受二十斛。俱舍云:頞部陀寿量,如一婆诃麻,百年除一尽,...(术语)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全一卷。日本临济宗僧日庵一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法门锄宄之附录。有关禅宗五家宗派传承源流之说,宋代以降,...(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术语)真言之经典也。僧史略上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二教论上曰:法...又作杂修定。静虑,即禅定。乃指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相杂而修之意。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阿罗汉及不还果(阿那含)之...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 前面讲的是世...五念门是《往生论》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一礼拜门, 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不仅是指礼拜...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他不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教思想,同时,藏、通、别、圆四教更是...
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这是舍贪...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们众生的因不平等,所以缘也就不平等了。在我们修行当中你所感...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海中,轮转六道,欲出无期。而且轮...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的经文,是佛陀对迦叶尊者说的,简直像诗一样: 心去如风,不...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变。心不能转变业,就被业缚住;业不随心转变,就能缚住心。 ...
山家
【佛学大辞典】
上篇:山门 | 下篇:山海如来 |
(杂语)本为长者之子,而犊鼻裈亦不完者。碧岩五十则颂古曰:个个无裈长者子。...
反照
非错乱境界现量
章疏
鹿菩萨
极唱
婆诃
一代三段
五派一滴图
三脱门
密藏
杂修静虑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推荐】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
五念门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贪的对治方法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