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今应先辩三极少量。颂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论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如是分析诸名及时,至一字,剎那,为名时极少。一字名者:如说瞿名。何等名为一剎那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那。如是名为一剎那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如提婆虽犯五逆,然有天王如来之别记。是为坏行之人,非为坏见之人也。如善星比丘无恶行,然依拨无之邪见,...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昔齐文宣王撰在家布萨仪。”资持记释云:“齐,即南齐萧子良,生封竟陵王,死谥文宣王。在家...在铁网间惩处罪人之地狱。为邪心谄曲、妖媚惑人之虚妄众生所堕之处。此狱有八十九重诸铁罗网,一一网间有百亿铁针,...小乘禅定中,超越中间之一地而入之禅定。一般修禅定皆依初禅、二禅、三禅等顺次而进;但经由训练,则可超略其中一段...【三种退屈】 菩萨修唯识行,在资粮位所生起的三种退屈心情,是:一、菩提广大退屈,修唯识行者,闻得无上菩提,广...由发心至成佛间,修行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等佛因之菩萨,称为因地佛。为“果上佛”之对称。 p2275...(术语)三不退之一。谓菩萨既断根本无明,一分中道之正念,永不退失也。...【三种尊胜应受供养】 p0213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又有三种尊胜,应受供养。一、年齿增上。二、族姓增上。三、功德增...指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乃为说明戒之要义而设。(一)戒法,指佛陀制定不可杀、盗、淫、妄等戒律,作为行者规范、...【五无量次第】 p0272 瑜伽四十六卷十七页云: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次第?答: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是...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它是一种有相的行为;空性叫作无相行。我们要把前面有相的...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是对地球母亲和大自然的热爱之心和绿色意识的体现,是功德无量...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意思是说只要你心中没有是非之心,或是没有这个人不好!、那个人...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功夫用的一定地方啊,得有圣境,有功夫上的境界。 但是还有一...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
三极少量
【法相辞典】
【三极少量】 p0186
上篇:三劫无数 | 下篇:三聚有情 |
“外凡”之对称。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未发相...
坏见
无明发业
在家布萨仪
铁网地狱
超定
三种退屈
因地佛
念不退
三种尊胜应受供养
戒四别
五无量次第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慧律法师: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