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亦名:问上座白 子题:一切去长老、阎浮提最上座、上座答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问上座白者。此一切去,阎浮高座...(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有高低程度之别。据天台宗智者大师之法华经玄义卷三上所释:(一)声...指真如一实之谛理。又作一实谛、一实、一谛。与“真谛”同义。即圣者所见之理为真实之谛理,故称实谛。北本大般涅槃...(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义楚十...【离界】 p1423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离界者:谓离修道所断诸行。 二解 发智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离界?答:爱结断名...(仪式)瓣香之谓也。敕修清规曰:再插大香一片。...谓虽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缘,一切事物就不能显现、存生。...【阿耆尼】 西域记云:旧曰乌耆,讹也。...(?~1726)清代临济宗僧。沈阳人,俗姓李。字迦陵。号吹余。少习儒学,专治性命之说。年二十四,投高阳毗卢真一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修持门第十个版块,也是最后一个版块,叫做不定净者。就是说一...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在地上的小虫尸体,我把它拾起来放进草堆与泥上,说:怎么这样...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解脱之本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一般人常以为没事做的人,才有空闲做义工。我却说忙人时间最多,正是因为忙,所以才能够来做义工。 就如同一位西方...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及到尊师重道的问题。如佛陀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谈到净业三福...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
解脱有五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生死不能缚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二境相不能缚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着。故云境相不能缚。三现惑不能缚现惑即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着。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四有不能缚有即一切有为之法。皆所见之相见也。菩萨离凡。所见皆空。而无所著。故云有不能缚。五惑不能缚惑即无明烦恼也。菩萨了妄即真。无明即是菩提。无著无不着。故云惑不能缚
上篇:现在五果 | 下篇:贤首五教 |
修行人所吃的三种白色食物,即牛奶、牛酪、白米。...
乱心
问一切去上座白
羊角
四乘观智
实谛
砂
离界
大香
缘缺不生
阿耆尼
性音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山道上的小虫

佛陀为什么要教诲断食众生肉
圣严法师《忙人最适合做义工》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