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乱暴放逸之行也。...无畏者,谓四无畏,一正等觉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法无畏、四出苦道无畏。 无畏作何业?谓处大众中自正建立我为大...【佛】 p0652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三卷七页云:问:若如是者;三乘无学,皆是具知。...【遍知义】 p1123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指北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开两虎之相斗。据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载,僧稠尝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禅定,闻两虎交斗,咆响...(本生)阿育王前世,为小儿时,途逢释迦佛戏以沙为麨施佛,佛预言彼来生必为国王。见阿育王传一,义楚十八。...(人名)须大拏之略。太子名。...(术语)末那识之异名。分八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余之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分别瑜伽论】 为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弥勒菩萨说,中十未译。参阅‘六经十一论’ 条。...(术语)Buddha,梵语佛陀之转。性灵集七曰:越有奇仁,号之没度。...1、判断经论的旨趣和解释它的义理。 2、判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的大小深浅,叫做教相判释。...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命终才不被外境所转。我们不相信你平常八风一吹,你的心就动摇...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神。祂通情达理、举止有节,面对四方来的旅人,总是满心欢喜地...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废权防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平顺,生活范围相当广阔,但是内心世界或行为模式却总是像受到...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当中,每个人一句话都不要说,都向内观照,这...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所以修行人不要去打广告,做宣传。如果有一点功德,还要藏起...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标准为何?有了这些朋友,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吗? 圣严法师答:...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 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巧者持刀出血,拙...
贤首五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色之华也。)一小教此教以随机故。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唯论小乘。名为小教。(六哀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上篇:解脱有五义 | 下篇:慧观五教 |
三种庄严国土的事物,即事庄严、法庄严、人庄严。事庄严是以色声香味等事物作庄严;法庄严是以种种胜妙的法音作庄严...
乱行
无畏
佛
遍知义
解虎锡
以砂施佛
大拏
第二能变
分别瑜伽论
没度
判释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毒草之譬喻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