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欲界众生以散乱心所作之礼佛诵经等善根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且如欲有乱善,体封下界。...又阿罗汉或于一时善身业转,或于一时无记身业转,语业意业亦尔,如来三业智为前导故随智而转,故无有无记,智为前导...【佛子】 p0653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遍耽嗜】 p1123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他诸欲,深生贪着;名遍耽嗜。于胜于劣,随其所应,当知亦尔。...(譬喻)法华经所说之三车也,以譬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非如实信仰教法,而赖义理之智解与教法之分析所得之信念,称作解信。反之,全凭信仰、信心而入信者,称作仰信。 p5...(术语)释经论,分科其文句之段落者。是由秦之道安为始。知一经之大意不可缺。文句一曰:古讲师俱敷弘义理不分章段...(界名)大海中须弥山之四方有四大陆。谓之四大洲。俱舍论八曰:四大洲者:一南瞻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术语)华严经之说时,华严宗依十地论定为佛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为三七日间之说。...【分别变】 谓由心、心所的作意分别力所产生之对境。这是‘因缘变’的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术语)Vrata,译曰禁戒。但非长时所持之戒,发愿修法,一时所制之禁戒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这个结论是斩钉截...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印祖《...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突破重重困 难,何况是修行?修行路上,从凡夫到成佛,一个...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意念上对着淫念狠狠地吐口水),淫念顿时消失。这个方法借鉴自...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正念!第一念的正念不容易做到。诸位你相信你临终的时候是身...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应该注意的事情和需要掌握的原则? 圣严法...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中,人们对阿修罗的认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阿修罗的生...
慧观五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上元道场寺僧慧观。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约施化次么。而立此五种之教。是为慧观五教也。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有相。小乘解空得道。是名无相教。(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三抑扬教谓如来说净名思益等经。抑挫小果声闻。褒扬大乘菩萨。是名抑扬教。四同归教谓如来说般若之后。涅槃之前。说法华经。以会三
上篇:贤首五教 | 下篇:波颇五教 |
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
乱善
无有无记
佛子
遍耽嗜
羊鹿牛车
解信
科文
大洲
第二七日说
分别变
没栗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念佛摄心方便法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