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本指规定佛像之位置。其后,依照仪轨,用以衬托佛像者,亦称台座。古印度本无佛像,仅以一块方形板,表佛之存在。后...(名数)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触食】 p1449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纔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触虽与诸...(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阅“一切智者”16) (二...【他所哀愍】 p0487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他所哀愍?他谓施主。彼于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所...能使人寿命无量,无有病苦之药。雪山中,有名为“娑呵(娑诃)”之灵草,若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虽有四毒...(术语)涅槃经三十一曰:是故涅槃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清代净土宗之一派。澫益大师智旭(1599~1655)所创,以住杭州灵峰,故称灵峰派。师承紫柏真可、云栖袾宏、憨山德清...【八门缘起】 p0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复言世尊!惟有此生相续缘起;为更别有所余缘起?世尊告曰:我说...【五大】 p0247 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五大者: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空界色...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苦有三种: 一、苦苦 二、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以后就算再不相信念佛法门,也不再念,其人临命终时佛亦现前...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欲倒。虽然经过很多名医的诊治,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后来遇见...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冲凉。 奉命提水来的弟子,将洗澡水中和了,顺手把...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以一定会寻找那个父母,作为托身之所。男的就爱女的,女的爱男...
【原文】 僧有毁击天神,自谓崇正辟邪,此讹也。如来说法,必有八部鬼神。《华严》列主山,主水,主地,主树,主昼...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
四人有障
【三藏法数】
[出究竟一乘宝性论] 障者覆障也。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有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滞空寂。故言四人有障。(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二外道执我障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此外道谓罪福苦乐。自有定因。要当必受。执着我见。不信佛法。是名外道执我障。(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声闻畏苦障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
上篇:阿修罗四生 | 下篇:四识住 |
(人名)逆王名。涅槃经谓之琉璃太子。余经谓之琉璃王。...
台座
密教六大
触食
智者
他所哀愍
雪山不死药
法身无相
灵峰派
八门缘起
五大
苦谛(二)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何谓「大佛顶」
戒杀与吃素
活着的水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毁击神像与塑造神像的两种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