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形容行、解二者相辅相成之譬喻。膏,指膏油,比喻正行;明,指灯明,比喻妙解。依见闻学习而领解教理,属于“解”...(名数)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触处】 p1449 瑜伽五十六卷十四页云:触处者:谓与触俱,或能无间引发诸触、随顺于触、所有触处。 二解 五蕴论七...宋代僧。隋州(湖北)人。精通医术,长于辩才。嘉祐(1056~1063)末年,奉召至京师,止于相国寺。颇得王安石钦重,...【他引分别】 p0487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他引分别者。谓由他教所起分别。此复二种。一、闻非正法类。二、闻正法类...梵名 Himālaya, Himavat, Himavān,巴利名同,西藏名 Gavs-can。雪藏之意。又作雪岭、冬王山。横亘于印度西北方之...(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指亡灵所住之幽冥世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大二一·三七六上):“谨以香洁饮食及钱财币帛等,先奉献十方诸佛,(中...【八种修业】 p0077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当知修业,略有八种。一、有一类法,由修故得。二、有一类法,由修故...【五唯】 p0247 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若以戒定慧三学,摄三十七品,则: 一、戒摄三 正语、正业、正命。 二、定摄十 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菩提心有一个下手之处,而且比较...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富有,但是内心却十分空虚,总觉得家里还少了什么似的。 有一...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
阿修罗四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以其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一卵生谓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二胎生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三湿生谓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而有。畜生趣所摄。四化生谓有阿修罗。执持世界。势力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
上篇:鸟四生 | 下篇:四人有障 |
(物名)以琉璃宝所筑之戒坛也。义楚六帖二十一曰:嵩岳有玉石坛,大邺有琉璃坛。僧受戒羯磨说戒作法,集僧唱共结之...
膏明
六大
触处
智缘
他引分别
雪山
五种法身
灵界
八种修业
五唯
三学摄三十七品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富在福慧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