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逆王名。涅槃经谓之琉璃太子。余经谓之琉璃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初果,即四沙门果中之须陀洹果,乃断除欲、色、无色等三界之见惑,预入圣者流类之果位。须陀洹,为梵语 srota-āpa...(地名)Ayamukha,国名。在中印度,僧徒多学小乘之正量部法。昔佛陀驮婆论师于此国制说一切有部之大毗婆娑论。见西...(职位)掌喝食之沙弥也。...隋代僧。为书法家。会稽剡(浙江嵊县)人。住吴兴永欣寺,常诵法华经。书法受于智永,善于石上书铭,隶、行、草书亦...《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或简称为《大毗婆沙论》,或又简称为《婆沙》...指生观与灭观。生观,即依顺序观十二因缘,从观缘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等次第生起之相;亦即由因向果...(1904~1951)河北陉县人,俗姓王。自幼父母双亡。民国十年(1921),十八岁,依南岳是岸长老出家。后投法源寺,依...指由无漏因所证得之果德。即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又指阿罗汉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大二七·六四○下):“‘颇有业...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指念诵罥索而成就者。谓行者依圣迦抳金刚童子轨之法,于舍利塔前诵持真言六十万遍,然后以补沙铁作罥索,念诵而得成...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
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但是要从外面先破坏。古德讲一个譬喻说:我们现在...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之懊恼不已。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可...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三位...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有几斤重,没有人能够知道。有人讲我的心比天高。佛法讲的这个...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苦恼,他就问另一位老和尚:「像我这样没有人供养的人,将来不...
琉璃太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琉璃坛 | 下篇:琉璃王经 |
位于江苏句容宝华山。寺系古刹,明代初年复兴,建筑全部用砖垒砌成,无用寸木,其装饰亦以砖雕制成。万历年间,更立...
世人
初果二义
阿耶穆佉
沙喝
智果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生灭二观
法舫
无漏果
菩提分
龙主仙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