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Ayamukha,国名。在中印度,僧徒多学小乘之正量部法。昔佛陀驮婆论师于此国制说一切有部之大毗婆娑论。见西域记五(佛陀驮婆之译为觉使,则婆为娑之写误明矣。即Buddhadāsa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医者治病,先明病相。佛法度生,先明惑相。兹述辨惑,惟大乘所辨之惑,不同小乘。盖凡夫及小乘一切之惑,皆为大乘之...【不律仪】 p0320 俱舍论十四卷十页云: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恶戒无昼夜,谓非如善受。论曰:要期尽寿,造诸...(术语)Vajrasādh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五月轮之五尊中,位于阿閦如来后方之菩萨名。司欢喜之德。秘藏...(杂名)曼陀罗中之金刚针与金刚锁二菩萨也。锁与锁同。大日经中以此二菩萨为一对。大日经疏五曰:次于部母右置大力...(术语)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为善恶之业,必无招致善恶之果报也。...与“四记答”相对。谓依解答而将所问之问题分类为四种。又作四记论、四记。据集异门足论卷八载,即:应一向记问、应...(仪式)为说法及供佛施僧之集会也。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圆觉经曰: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行事钞·序:“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施为,必护身口,便依行教。”资持记释云:“初文即约三业相对...(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三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行事)与灌佛同。西天于平常行之。中日诸宗于四月八日之佛生日行之。禅家更于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日行之。后汉书陶...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佛说弥勒下生经...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为人耿直,以致仕途并不顺利。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作官的时候,在一...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歪歪,让家人担心,在家里没能表好法,弟子实在是很惭愧。虽然...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令弟子们远离恶行,奉行善行。仅就语言方面来说,佛陀分别向弟...
确实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很多人不吃肉就不能吃饭,再加上受世间一些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观念...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呼!一切有为无常,生而坏灭之法。又说:所作法成为常住之处,...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事情本来就很平常,无需计较是非黑白,看开了就是快乐。 有一...
阿耶穆佉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耶怛那 | 下篇:阿耶揭哩婆 |
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前面的九十四法,皆是有生灭变异的有为...
辨惑(二)
不律仪
金刚喜菩萨
金针双锁
未作不得
四记问
法会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化行二教约三业分内外
五海
浴佛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佛陀开示四种恶语

为什么现在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多

念死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