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五大者: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空界色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四种心之一,即攀缘境界而又思虑事物的心。...(术语)三谛中之空谛。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一)山西五台山之别称。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无炎暑,故称清凉。[华严探玄记卷十五](参阅“五台山”1192)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即刻写尊胜陀罗尼经之石幢。佛陀波利传译尊胜陀罗尼经为建立之起因,现存者颇多。唐代佛陀波利朝礼五台山时,于思阳...(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子题:斋体、八支斋、斋不净、斋不清净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有离非时食,余为八戒,以开观歌舞及庄严为二,此本...(名数)于前十随眠中分贪之一,为欲贪色贪无色贪(即三界之贪)之三,是为十二随眠。见众事分阿毗昙论三。...(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无量寿经说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有上中下三辈,观无量寿经说每一辈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合之便是九品,所以说三辈九品。...【宿因】 p1021 瑜伽二十八卷五页云:云何宿因?谓先所习诸根成熟,诸根积集。...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面看过有好多鸟类,特别是八哥、鹦鹉这些众生,它们为了获取...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两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独自坐着。此时,有一只叫不吉的虫过来咬...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广州法性寺居住,正赶上印宗法师讲经,寺前有一柱风幡在动,有...
五大
【法相辞典】
【五大】 p0247
上篇:五唯 | 下篇:五见 |
【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p0356 俱舍论四卷二页云:心心所必俱,诸行相或得。论曰:心与心所,必定俱生。随阙一时,余...
缘虑心
即空
清凉山
人仙经
尊胜陀罗尼经幢
五通仙
八戒戒相离合不同
十二随眠
通达
三辈九品
宿因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宽恕他人

佛陀最后的教诲
茶饭禅

盎覆不吉虫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