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世一重因果】 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物名)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触支】 十二因缘的第六支,婴儿出生后,根、境接触而生认识作用,唯尚无强烈的分别心,只是以无分的‘赤子之心’...【不可爱】 p0318 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不可爱者:于诸境界、不可乐故。...【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1293 瑜伽二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慧解脱及俱分解脱阿罗汉。慧解...【异生性】 p1113 如异生性二种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异生性?谓三界见所断法种子、唯未永害...(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佛名)指释迦而言。如来为金色身,故云黄面。无门关曰:黄面瞿昙,傍若无人。又曰:黄面老子,诳呼闾阎。...(术语)真言行者,寝息时,应想入金刚三昧,起时,应想自金刚三昧起。其起时之真言曰:唵拔折罗底悉吒。金刚顶义诀...凡三卷。北周甄鸾撰。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命司隶大夫甄鸾评论佛、道二教。翌年二月甄鸾上奏本书,其序曰(大五...为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之总称。寂默,梵语 mauneya, mauna, maunī,音译为牟尼。又作三寂静。三寂默即身、语、...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一、要有求学的志向 当代青年僧伽应有的职志是什么呢?第一,要有求学的志向。因为佛教修行的过程分开来讲是四个方...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如果把佛法当做学术来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冉冉而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个字甚至你看得很清楚,第一...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百丈禅师修道。在百丈禅师门下,他仅仅是为僧众做饭的典座。多...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的许多的不同。比如通途佛法要谈修行,首先得要开悟,叫见...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失的三分:真蠢啊,这么简单,太不应该了。 我也随声附和:是...
四种意趣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谓菩萨于往昔因中。修平等行而成正觉。今于现世化诸众生。与昔无异。是名平等意趣。(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别时意趣谓众生现世修习净业。求生极乐世界者。命终皆即往生。得不退转。盖现种是因。则在他时成熟。是名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谓一切法无有自性。不可执文取义。当离文字相。别求义趣。是名别义意趣。四众生意乐意趣菩萨见众生修得一善者。赞叹其善。增彼勇猛。见多贪者。赞叹佛土清净殊胜。除彼
上篇:四空处定 | 下篇:四种作意 |
亦名:遮事诸部杂相、轻遮诸部杂相 子题:哑、躄、尻、鞭瘢、印瘢、侏儒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五分)五分,...
二世一重因果
如意
触支
不可爱
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异生性
五教佛身
黄面老子
金刚生起
笑道论
三寂默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当代僧伽的职志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如何如法的念佛

始信参禅输懒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