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1043~1121)宋代僧。洛阳登封人,俗姓孔。号本然。自幼习儒,二十七岁时,阅法华经,乃志求佛道,从汝州龙门山宝...(名数)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系菩萨所修之十种法。又作十种念处。即:(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悉皆远离。(二)受念处,...【诸佛不可思议不应思议】 p1362 无性释九卷十一页云:言思议者:谓依道理,审谛思惟,起分别智,寻思所摄,譬喻所...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三种所应作事】 p0203 瑜伽十四卷五页云: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一...(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衣服)又作叉罗波腻。衣名。译曰灰水。玄应音义十四曰:差罗波尼,或作叉罗波腻,或云谶罗半尼,此译云灰水也。K...指一切事物虽然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不过这些种子的转化,须由缘的牵引,此即依他起。...(人名)唐大慈恩寺普光及大慈恩寺法宝,皆玄奘之高足,各释俱舍论,世两美之。宋僧传四(法宝传)曰:时光宝二师,...(杂语)华严经有三译。一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一名六十华严,或名晋经,或名旧经。智俨造五卷之疏,名曰搜玄...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心情也分外愉快舒畅。天空洒净,似乎喻意着此次行程有着...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媒体确认消息之后,早晨七点半左右转发了相关微博,聊伸哀悼之...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在佛教里头主要是诸佛菩萨的名号。我们常见的有:南无阿弥陀...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该执着吉祥之相。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
二世一重因果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时非即受果时。过去世的十因,感现在世的二果。但若将十因视为现在世,则二果就是未来世了。此这称为二世一重因果。
上篇:二分家 | 下篇:二世间 |
如来十力之一。又作业异熟智力。谓如来对一切众生之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业缘、果报、生处等,悉遍知之。(参阅“...
清觉
四心
十念处
诸佛不可思议不应思议
心性
三种所应作事
八大人觉
差罗波尼
依他起性
光宝
华严经三译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古镜未磨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