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领纳受得戒体之谓。戒体系发自受戒者之心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 p4276...(杂语)译曰清净。名义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术语)禅家之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也。碧岩初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来,单传心印...【和合及不和合】 p0798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和合者:谓诸行缘会性。不和合者:谓诸行缘乖性。...遮罗颇,巴利名 Allakappa。为邻接于摩揭陀国之一小国。居于该地之布利族(Buli),于世尊入灭后,曾请得佛骨,建塔...(术语)无师自发之菩萨真慈,谓之自然慈。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行自然慈,无因待故。同注: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经名)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指衲衣,即僧衣。系以破旧布之修补缝缀而成。又作弊衲衣、坛衲衣。因常以五色或多种颜色混合制成,故亦称五衲衣。僧...(术语)檀者布施行。兴者与福。为施行而兴福果也。...(术语)俱生起之诸惑。俱生之我执,俱生之法执,俱生之烦恼障,俱生之所知障等。...(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每日只管打坐,于是管理藏经楼的藏经馆长就问道: 大德每天打...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
释迦本师以大悲愿力由法身垂迹,惊入三界火宅之门,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哀愍众生,随机施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工作,护持正法,爱护众生的八尊菩萨。八大菩萨的名...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苦,方以为乐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视之不胜其苦,而犬羊...
施有四事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四施多得福多谓能觉世无常。发心舍财。起立塔寺。供养三宝。所获福报。如众何入天大海。流注不断。施物既多。其福亦多。是名施多得福多。(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上篇:四事供养 | 下篇:四种法为善友 |
因明用语。为因明论式中,对“宗同品”的规定作法之一。即因明论式中,仅能取宗(命题)中所未说及之事物作为宗同品...
纳得
波婆提伽
九遍知
单传
和合及不和合
遮罗颇国
自然慈
维摩诘所说经
百衲衣
檀兴
俱生惑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请问这个是什么

凡是这种的梦境,都是宿世众生在恶趣未能出离

净土宗的特质与地位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公主的发夹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