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入骨。在家亡者火葬后,造墓收纳遗骨之谓。出家亡者则称入塔。又谓于灵场收纳遗骨。亦有以遗发替代遗骨者。古来...(人名)又作波婆利,如来在世弥勒菩萨之舅名。在波梨弗多罗国为国师,有多数之弟子,年百二十,归佛证阿那含果。见...(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术语)犹言单传,禅家直指之旨也。单提宗旨不涉余岐之义。【又】具足戒五篇中有尼萨耆波逸提与但波逸提二篇,尼萨...【和合不相离】 p0798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又若有聚,或麻豆等,或细沙等,为诸胶蜜及砂糖等之所摄持;当知此...指遮止一时之烦恼,使不生起。为“永断”之对称。成实论卷十五(大三二·三五八下):“若说断贪或是遮断,或毕竟断...(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行事)新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之法会也,于佛像谓为开眼。于经谓为供养。...指修行护摩法一百次。修护摩法之次数称为“坐”或“座”,故一百次之护摩法称为百座护摩。依照规定,护摩之修法为密...(杂名)檀徒中之头首。...(术语)又略云俱生。即同时并生起而不相离之法也。据俱舍论四,诸法中,有决定俱生者。...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有善有恶。有人得福,有人受业。有人种德,有人破德。但是,...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心这样地忆念我们,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很快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句...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按悲华经,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
2014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马航两次空难、伊波拉病毒肆虐、澎湖空难、高雄气爆、昆山工厂爆...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利就是了脱生死轮回。我们众生在...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第一个从自身的角度,有「因缘变」跟「分别变」;从跟他人的...
四事供养
【三藏法数】
[出增一阿含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三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一衣被衣即袈裟。而有三品。上品二十五条及九条。中品七条。下品五条。被即覆身之物。此皆可以蔽形骸。御寒暑。严肃威仪。以成道业。是以供养佛僧也。(梵语袈裟。华言不
上篇:四事行 | 下篇:施有四事 |
即十二月晦日所修之法会。十二月三十日之夜,祭祖聚饮,此为我国之传统风俗。近世寺院于每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开浴结算...
纳骨
波婆离
九经
单提
和合不相离
遮断
自然智
维摩经供养
百座护摩
檀头
俱生法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不念弥陀更念谁

净土阐教圣众之首——观世音菩萨

勤修十善是预防远离灾难的最根本方法

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