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译曰清净。名义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毗世】 此云胜异论。即六句义,于实句中有九法,地水火风空时方等。计积极微以成器世间,此外道计极微常住不...(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六品,依迹门三周说法中譬喻之说法,以中根之迦叶等四大声闻回小向大,佛对此四人说当...亦名:三种次第乞食 资持记·释头陀篇:“准多论,则有三种次第乞食:一、日到一家,得食则食,不足则止;二、次第...(杂语)主要之旨趣也。禅源都序上曰:禅门要旨,无是无非。...(名数)一不舍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舍离菩提心戒,菩提心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杂语)Pada,又作播陀,波陀,钵昙。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陀,此翻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神名)Praskandha,神名。译曰胜蕴。俱舍光记二十七曰:钵罗塞建提神名,钵罗此云胜,塞建提此云蕴。...(行事)于水陆有情,供养斋食之法会也。梁武帝始行于金山寺。释门正统四曰:又有所谓水陆者: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术语)佛有浅深胜劣之别,究竟之真佛云净佛。大日经疏八曰:言净佛者,声闻法中,阿罗汉亦名为佛。诸余大乘未了义...(术语)增上戒学之略。戒律为三学之一,故曰戒学,此法力强,故曰增上。增上谓力之强也。因而三学共冠增字。资持记...(弘化社32分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样子,不能歪,不能斜,不能乱讲话,不能不正眼看人,说话的语...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乎都不一样。同样一句阿弥陀佛,十个人念的境界皆不相同。并非...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位师父曾经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们强调过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说...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 有一恶...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弥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将右手招东王 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贵?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富贵,这富贵是怎么来的呢?在《妙慧童...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波婆提伽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波婆离 | 下篇:波婆遮吒 |
(术语)戒有二种,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之时,造作受者身口而表示受戒之相于外,谓之表戒,此...
心印
毗世
授记品
乞食次第
要旨
密教四波罗夷
钵陀
钵罗塞建提
水陆斋
净佛
增戒学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心净国土净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琉璃王与释迦族
一句弥陀最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