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三观中,中观之德名。空假二谛,双照而离有无二边之观法也。破障中道之根本无明者。止观三曰:二观为方便,...指日本江户(东京)宽永寺以活字版印行之大藏经。乃由天海僧正发愿完成者,于宽永十四年(1637)至庆安元年(1648)...【王肯堂】 明代金坛(江苏丹阳)人。字宇泰。官至福建参政。好读书,精于医道,为时人所钦崇。并博通教乘,尤善唯...(菩萨)Amoghapāśa,不空罥索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三曰:阿牟伽皤赊,唐云不空罥索。...【性境五类】 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书中,指出性境有下列五类,即:一、第八阿赖耶识所...禅林用语。又作没朕迹、断消息。原意即不留言语和行为之迹象;在禅林中,转指彻底大悟之人。此等彻悟之人,无论言语...(术语)教法与修行也。随教法而为修行也。元照弥陀经疏曰:大觉世尊一代名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显理,依...(杂名)Uttarakuru,又曰北郁怛越,四大洲之一。郁单越洲在须弥山之北方。,故曰北。...(术语)Śūraṁgama-samādhi,首楞严三昧之略名。...华,又作花。小白华为四种天华之一,又作白华。于天台宗,以法华六瑞相之第三雨华瑞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莲...亦名:知足受衣 资持记·释释相篇:“失三受二,是为知足;失三受三,故名过分。”(事钞记卷二○·四一·一)...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大宝积经》中,佛陀对弥勒佛说:应当观察喜欢睡觉的人的二十种过失: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一者...
什么叫做异熟识?什么叫【果相】?善、恶、业、果,善跟恶,业、果,这个就是果相,这是指第八意识的果报来讲的,意...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后天习气薰染,而有种种不同的心态。 在一个乡村里有户人家,家中有...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们一天的具体事实,或者我们夜间睡觉做梦,我们白天醒着,夜间...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怎样安排? 大安法师答: 怎么使胎儿福慧增长?胎教。胎教自古...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被围墙围住的葡萄园。 它有一个非常敏锐的鼻子和一个出奇聪明...
大乘四果
【三藏法数】
[出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一初地生如来家是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云预流。谓菩萨入初干慧地时。断惑证理。即是证佛所证。故云生如来家。因借声闻初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须陀洹果。二八地得授
上篇:菩萨行有四难 | 下篇:四种声闻 |
与“随惑”相对称。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即诸惑之体。又作根本惑、根本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
中道第一义观
倭藏
王肯堂
阿牟伽皤赊
性境五类
没踪迹
教行
北郁单越
楞严三昧
十住小白华位
过分取衣戒释名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救命的口袋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猎人改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