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如来十八不共法之一。于一切众生无远近亲疏之异想也。...(名数)八苦者,不但人间,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华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仪式)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阇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阇梨弟子。陀罗尼集...禅林用语。又作庄佃、庄客。指于寺院从事耕作之农夫。[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列职杂务之庄主条] p2309...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指识心之主,即第八识。宗镜录卷四十七(大四八·六九六下):“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中...(譬喻)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能堪物曰器。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众生...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全一卷。刘宋慧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述佛母大爱道比丘尼入灭送终等有关之事迹。西晋白法祖译之大爱道般泥洹经为...【饮食受用】 p1250 瑜伽五卷五页云:复次饮食受用者:谓三界将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此中当知触、意思、识、三种...(名数)又称五失三不易。言翻译梵经,有五种失原本之义并三种之不容易者。晋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曰:译胡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家亲眷属、功名利禄,都会从般若的层次作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之...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鼻嗅佛之功德香、口念佛号、身体礼佛、意念敬佛,六根都收拢起...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来寺院拜佛的信众、游客,大家上午吉祥! ...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幻觉。近期MSN网健康频道从各个方面讲解了...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
四念处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已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
上篇:圆教无作四谛 | 下篇:四正勤 |
(杂语)译曰踝。见玄应音义二十一。梵Gulpha。...
无异想
非想天八苦
十弟子
地客
真色
识主
根器
因力
佛母般泥洹经
饮食受用
五失本三不易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求子女的方法

念佛的现世感应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