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又云不二正观。三论家之目。就谛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名数)玄应音义曰:佉去伽反,十佉卢为一佉利,又经文作 ,非也。案佉卢,当于一斗。佉利者,十斗也。...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术语)谓同相祐而修净业,愿莲邦之往生者。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往诣之国曰莲邦,同修之友曰莲祐。...又作观真如禅、真如实观、法身真如观、如观、真如三昧。即观无相平等真如,得心想寂静,伏灭诸烦恼。入楞伽经卷三(...即以身比喻车,以识比喻牛。谓众生受业识之牵引,轮回于六道,不得解脱;如牛之拖车,往返不已。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谓说教者之学解行证愈深,地位愈高,则所说之法亦愈有分量,愈受世人所尊重。故于佛教之典籍中,多署有作者之名,此...为密教修法中,结诵佛眼尊根本印言之加持作法。又作佛部母加持。佛部母,即佛眼尊。密教修行者以加持念诵之功德奉献...【补特伽罗有七种】 p1246 集论七卷八页云:云何建立补特伽罗?略有七种。谓病行差别故,出离差别故,任持差别故,...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不知太太已怀孕,等到他回家时,孩子已经生下。他一开始就怀疑...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是体悟人生...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与观音菩萨有着格外的、特殊...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有人...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① 之人,以所杀蚕命...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在市区打转,一辈子就在市区打转。如果修行上路了,虽然我这个...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手。千万不要今天东,明天西,以为总是一处掘,没有味,不如换...
圆教无作四谛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入也。此阴入之法。皆言如者。如即理也。边邪皆中正者。谓空有二边邪倒之见。皆即中正也。)一苦谛谓此教菩萨。谛审五阴十二入之法。皆即真如。实无苦相可舍。故名苦谛。二集谛谓此
上篇:别教无量四谛 | 下篇:四念处 |
(界名)Godāniya,旧称瞿耶尼,瞿伽尼。新称瞿陀尼,瞿陀尼耶。在须弥山西方之大洲名。译曰牛货。西域记一曰:西...
无得正观
八苦
十佉
地前
莲佑
真如观
识牛
根尘
因人重法
佛母加持
补特伽罗有七种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服用动物制品,则是不知惭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