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净行所缘有五种】 p1003 集论七卷三页云: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略称楼炭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载须弥四洲之相状、世界之成立及其破坏时期等。本经有四部同本异译,其名称及内...(术语)二种缚之一。利养缚身,使不得自在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禅林用语。谓弟子之智见超越师家之时,方具备授予师法之资格。禅林中,师家接引弟子时,如弟子之见解、智慧不凡,颇...真诚至极的心。...欲爱和法爱。欲爱是凡夫们对五欲的贪爱;法爱是菩萨们对正法的喜爱。...(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心而将发动之思也。三动发胜思...谓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之故,示现化身而出于世间。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七上):“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亦名:比丘尼师徒相摄诸行、师徒相摄 子题:摄弟子有二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相摄诸行。尼以无伴,多度非法之人。...日本僧。为日本十世纪佛教初期之绘佛师。又称飞鸟寺玄朝。在东大寺要录中,载有元兴寺玄朝、院政之名。又今藏于醍醐...【诸欲粗时】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寻思诸欲粗时?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多...(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他自己的经历,他们夫妇已经有好几个...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
初一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一天,我们寺院也是张灯结彩,有点过年的样子。在世间,今天...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还有观想念佛,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还...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看到的也不同。对上座部的比丘来看,或者根性来看,就认为释迦...
八苦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苦 | 下篇:非想天八苦 |
【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 p0583 瑜伽八十八卷五页云:又复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谓阿死罗摩登祇等、依少事...
净行所缘有五种
大楼炭经
利养缚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至诚心
二爱
三思
出现
尼师徒相摄诸行
玄朝
诸欲粗时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骨肉原是一体,何苦把至亲变怨敌呢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大安法师2022新年开示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