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七卷三页云: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行者、缘众缘性诸缘起境;憍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断,乃断缚离系而得证之义。三断指:(一)(一)见所断(梵 dar?ana-heya),即于见道之位所断之法。又作见道所断之法...(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唐代僧。德宗建中二年(781)应吐蕃(西藏)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受遣与良琇入藏弘法。 p1430...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杂名)僧家之食厨,谓之香积香厨。盖香者取香饭之义。...即以爱染明王为本尊之曼荼罗。又称爱染王曼荼罗。其种类不一,有十七尊所成者,有三十七尊所成者。十七尊所成之曼荼...谓念佛百万遍。即唱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之名号。略称百万遍。据木槵子经载,称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满一百万遍,得断...【一切有情有八种】 p0011 瑜伽九十六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一切有情?谓有情众,略有八种。一、在家众。二、出...慈悲分三种,无缘慈悲为其一。龙树之大智度论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术语)对于无为果而言。谓结果之自体,为为作造作之有为法者。五果中士用,增上,等流,异熟之四果是也。...种类摄者,谓蕴界处其相虽异,蕴义界义处义等故展转相摄。蕴义等者,谓色受等皆有聚义,虽相各异一切相摄更互相望同...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
推广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令家人也获得利益,印光大师开示: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
现在这个地球,有六十五亿人口,能够念他的名号,跟他结上缘的,很少很少,不多。这个地藏菩萨能够救度的,咱们经常...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产生失望和伤心,怎么来调整这种心理状态,请大和尚慈悲开示。...
不要玩火...
净行所缘有五种
【法相辞典】
【净行所缘有五种】 p1003
上篇:眼界与眼识四句分别 | 下篇:杀生等流果 |
【处非处义】 p1019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七页云:等起理趣,是故名处。若非理趣,说名非处。 二解 辩中边论中卷八页云...
三断
觉海
文素
一解脱
香厨
爱染曼荼罗
百万遍念佛
一切有情有八种
无缘慈悲
有为果
种类摄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