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凡三卷。日僧凝然撰于应长元年(1311)。乃连亘印、中、日三国,略述各宗传播之佛教通史。上卷略举印度佛法传通概况...乃五种念诵之一。指行者念想心之月轮内外清净,以此而发气息,出声或不出声均口出光明,而持诵佛名或真言。秘藏记卷...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1603~1668)明代临济宗僧。四川营山人,俗姓罗。字铁壁。八岁即随母持斋,并叩问同乡大蓬山元白道者。天启二年(...(术语)爱着之心,淫欲之心。行事钞中一之四曰:僧祇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闻...【七财】 p0050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七财者:云何为七?一者、信财,二者、戒财,三者、惭财,四者、愧财...《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在弘福寺译出。相传此经梵文广本有十万颂,今译是其略本,一千五百...指常备供僧伽受用之物。又作常住僧物、常住、常什。如伽蓝、房舍等供给四方僧伽受用之资具即是。若据为私有或买卖之...(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禅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缘三昧即灭...即入天竺,乃佛教徒为求佛法、经典或佛像,而远赴印度之意。又作渡天。远赴印度求法之僧人,则称入竺僧。天竺一词,...(术语)于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而观身息心三事之禅法也。修此禅者,必通观身息心之三故云通明,又能发六通三明故名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你在遇到紧急情况,如果是你自己的话,先调整心态,再提起佛号。 一、先离相。你第一个要完全放下,安住真如你就观...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弟子一起到瞻婆城,夜宿于伽伽池边,当时正值十五日月满之时。...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个妇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供...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尽是粪便、屎尿等污秽物充斥,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奢求别人都要以平等心对待自己。因为,各人各有因缘...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
一解脱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二断 | 下篇:二解脱(二) |
梵名 Vajra-sattva。其梵名前半 vajra,音译嚩日啰,即金刚之义;梵名后半 sattva,音译萨埵,为勇猛、有情等义。...
三国佛法传通缘起
光明念诵
无生法忍
慧机
染心
七财
解深密经
常住物
无缘三昧
入竺
通明禅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遇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办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忍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