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谓弟子之智见超越师家之时,方具备授予师法之资格。禅林中,师家接引弟子时,如弟子之见解、智慧不凡,颇有超越乃师之处,则师家常以此语表示对此弟子之激赏、首肯。如沩仰宗之祖沩山灵祐即曾以此语表示对弟子仰山慧寂之嘉赏。另如以“德山棒”驰名丛林之德山宣鉴与其弟子岩头全豁之机缘语句中,亦以此语表示师徒间彼此坦然相对、惺惺相惜之意。碧岩录第十一则(大四八·一五一下):“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联灯会要卷七] p30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种阿阇梨之一。又作依止师。比丘新剃度后,依止其他先辈比丘,而受其监督学法,此师即称依止阿阇梨。据释氏要览卷...(流派)谓天台宗之派义也。...【不和合性】 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诸法因缘乖离,不相和合。如冰炭不可同炉,熏莸不可...(名数)九种之方便也。原出于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目帝罗】 此云解脱。荆溪净名记云:若正用功,上可作古买切,下作耻活切。功成之日,上应作户贾切,下应作徒...【预流果断三结】 p1232 俱舍论二十一卷三页云:诸得预流、六烦恼断;何缘但说断三结耶?理实应言断六烦恼。摄门根...(术语)五逆罪者与诽谤正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业,指善恶业;果,即由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又作业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称为“业果法然”。...(仪式)以小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三昧品曰: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五力能生吉祥吉祥亦有五种】 p0292 瑜伽五十七卷十八页云:如是一切,总有五力,能生吉祥。一、善尸罗力。二、善...一、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乃至十声,乃至最低限度要念十声,那最高限度呢?是越念得多越...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伴随其前往各山林间游历。 一天,孔雀王见到了一只非常美丽、...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他骂人吗?其实不...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说...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切杂念,用功精进,观照自己的本性自心。出家人正在全神贯注,...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资格,要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大安法师答: 作为一个发...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见道 | 下篇:见渗漏 |
(术语)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净寺论注上曰:归命即是礼拜门。...
依止阿阇梨
河淮之流
不和合性
九方便
目帝罗
预流果断三结
逆谤
业果
小念
五力能生吉祥吉祥亦有五种
四向四果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孔雀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