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云不二正观。三论家之目。就谛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之理,为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故正观之智,无生灭一异等所得也。三论玄义曰:“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体、相、用三大之一。大,即周遍法界、广大无限等义。据大乘起信论载,用大,系指真如之作用,即能生一切世间、出...(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术语)言于此世造善恶之业于二生以后得其果报也。...在地面上行动的罗刹鬼。...(术语)韦提希夫人以现见阿弥陀佛。廓然大悟,得无生之忍。是为悟忍。又曰喜忍,亦名信忍。十信位之忍也。观经定善...位于四川成都东胜街。又称大慈寺。唐代肃宗(756~761 在位)敕建。安禄山之乱,唐玄宗驻跸成都,时有僧英干自救穷...分位摄者,谓乐位蕴界处即自相摄,苦位不苦不乐位亦尔,分位等故,如色受等虽同蕴类,然苦乐等分位差别,乐位还摄乐...(术语)警醒心之惛沈也。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宝箧印陀罗尼经曰:从佛身...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能妨碍参禅修行之三种匮乏,即:衣不足、食不足、睡眠不足。坐禅用心记(大八二·四一二下):“衣不足、食不足、睡...(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则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印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望着自己田中已经成熟、可以采收的稻米,面露欢喜之情。佛陀问...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刚开始要成就一个善业力; 第二个,你进...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清净的四圣法界。方法就很重要,佛教解释杂染...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水,我只计划换几块瓦就算了,所以我准备的钱不多。没想到一翻...
无得正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欲仙人 | 下篇:无异想 |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系佛陀于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所说之譬喻。谓往昔有一人,于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