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见所断为因法】 p06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见所断为因法云何?谓一切染污法,及见所断法异熟。...(术语)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于极微,分...(一)三因佛性。智顗依佛性所具因之义而立如下三因佛性:(一)正因佛性,正乃中正之义,为远离偏邪,是众生本具之理性...【菩萨八种异熟果】 p1131 瑜伽三十六卷三页云:云何异熟果?谓诸菩萨、寿量具足故;能于长时修习善品,依自他利,...【心化二种】 p0352 佛地经论七卷十页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是顺著生死而流转的人;逆流者是发奋去除烦恼以截断生死之流转的人;中住者...【自在所生色】 p0600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术语)Vinirudha,译曰灭。四谛中之灭谛是也。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外国说灭凡有三种:...(555~630)隋唐时代僧。徐州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刘。十二岁,从叔祖智强出家,智强曾任广陵大僧正。十六岁,...(1880~1952)福建南安人,俗姓王。号海妙。年十七,礼喜敏和尚出家。二十二岁,从厦门南普陀喜参和尚受具足戒。自...【六种损恼】 p0298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有六种损恼。一、俱生。二、所欲匮乏。三、逼切。四、时节变异。五、流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追求成败得失,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种...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通两时,通平时,也通临终。这个对我们也是很有作用的,你只要...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不动,然而他的应化身可以周遍无量无边的世界。 毗卢遮那在华...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衰弱的总根源。一切唯心所现,业力感现:母猪在公猪眼中是大...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戏里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种特质,无形中会吸引许多...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道? 有一次佛问比丘:怎么才叫不放逸修死想?有一个比丘说:...
山里燃起了大火,只有一个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击。山洞有个石门,来人想进到洞里,需要说出一件自己做的好事,而且...
二种妄见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别业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见。见有一切虚妄境界。或苦或乐。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见有虚妄境界。譬如一人病目。夜见证光。别有圆影。五色重遍。不病目者。即不见灯别有圆影。是名别业妄见。二同分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譬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见。
上篇:二种邪见 | 下篇:二种无知 |
(术语)罪恶为得善果之障。又于闻妙法为障者。随求陀罗尼经曰:此比丘承此咒力,罪障消灭,即得生于三十三天。法事...
见所断为因法
体空
三佛性
菩萨八种异熟果
心化二种
四种人
自在所生色
尼弥留陀
慧乘
转逢
六种损恼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别被淫欲骗了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